A. | 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旺盛 | B. | 饮食中缺碘 | ||
C. | 大脑发育不正常 | D. | 生长发育缓慢,骨骼停止生长 |
分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耗氧量,增多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促进骨骼成熟、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答 解:A、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某婴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该婴儿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缓慢,A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婴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该婴儿可能饮食中缺碘,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脑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某婴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该婴儿可能大脑发育不正常,C正确;
D、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某婴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该婴儿可能生长发育缓慢,骨骼停止生长,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的手,蝙蝠的翼手,长臂猿的上肢 | |
B. | 葡萄的卷须,洋葱的鳞茎,皂荚的枝刺 | |
C. | 豌豆的卷须,刺槐的刺,仙人掌的刺 | |
D. | 鸟的翼,马的前肢,黑猩猩的前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甲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_______与___________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入________(填序号)来计算。
(3)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鱼类与螺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4)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从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均产生新基因。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或竞争来实现的
D.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 |
B. | 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体积比为1:1 | |
C. | 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 | |
D. | 1500米跑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显橙黄色 | |
B. | 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后加热观察 | |
C. | 植物组织中的油脂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橙黄色的小油滴 | |
D. |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后显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 |
B. | 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 |
C. | 电子传递链存在于吡唑醚菌的线粒体内膜上 | |
D. | 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肠杆菌、肝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 |
B. | 细胞膜是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的边界 | |
C.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必须具有叶绿体 | |
D. | 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可通过囊泡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