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AA、aa

(2)合子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产生了A、a两种类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

(3)分离定律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红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亲本红色菌丝体的基因型是AA,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aa,合子的基因型是Aa。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红色菌丝:白色菌丝=1:1,是因为合子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产生了A、a两种类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该实验充分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即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以面包霉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生物) 题型:022

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产生的红色菌丝(受基因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基因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二倍体合子(图中1)。在子囊中合子通过减数分裂(图中2)与有丝分裂(图中4),生成8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图中5)。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成1∶1比例。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________实验。亲本红色菌丝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亲本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产生的红色菌丝(受基因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基因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二倍体合子(图中1)。在子囊中合子通过减数分裂(图中23)与有丝分裂(图中4),生成8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图中5)。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成1∶1比例。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________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亲本红色菌丝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亲本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基因________定律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