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甲是某动物细胞内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丙酮酸脱羧酶是细胞呼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酶。图乙是丙酮酸脱羧酶催化某底物的反应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物质A、B所代表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②③中,产生ATP最多的是[_____]。
(3)图乙中,表示丙酮酸脱羧酶的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该酶只催化丙酮酸脱羧过程,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性。该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说明丙酮酸脱羧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答案】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水 ③ D 专一 蛋白质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甲可知,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表示丙酮酸;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表示水。分析图乙可知,表示丙酮酸脱羧酶催化某底物的反应示意图,根据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可知,D表示丙酮酸脱羧酶。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物质A表示丙酮酸,物质B表示水;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产生的ATP最多。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中D表示丙酮酸脱羧酶,该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丙酮酸脱羧;该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膜成分;a、b、c、d表示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带电荷的分子很难通过脂质体的原因是磷脂双分子层的___________(填“内部”或“外部”)是疏水的。
(2)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了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生物膜模型,他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但这一观点无法解释___________等现象(举一例),因此遭到了质疑。
(3)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模型被大多数人接受。其中,细胞识别与图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4)图中b表示的跨膜方式是___________, 02进入细胞的跨膜方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乙是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适应弱光环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喜阴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值可能较__________(填“高”或“低”)。
(2)图乙的t1t2时间段,叶绿体中的ADP含量将__________,O2释放量将__________。
(3)t2t3时间段是__________(填“暗反应”或“光反应”)限制了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改为绿光照,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t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
A. 缬氨酸(GUA) B. 组氨酸(CAU) C. 酪氨酸(UAC) D. 甲硫氨酸(AU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所示结构是____________;图中反应Ⅰ是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光/暗)反应;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反应Ⅱ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A.光能→电能
B.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C.电能→活跃化学能
D.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3)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用14C0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这个途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A.仅反应Ⅰ B.反应I和反应Ⅱ C.仅反应Ⅱ D.反应I或反应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是C、H、0、N、P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 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