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
B. | 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 |
C. | 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 |
D. | 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frac{3}{16}$ |
分析 根据图谱判断: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却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所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无甲病,但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和Ⅱ-6均携带者,根据题干信息“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A、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却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所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无甲病,但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和Ⅱ-6均携带者,根据题干信息“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已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7号的甲病致病基因是通过1传给4再传过来的,B正确;
CD、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frac{2}{3}$×$\frac{1}{2}$×$\frac{1}{2}$×$\frac{1}{2}$=$\frac{1}{12}$,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③的种类均不相同 | |
B. | 细胞识别与图中①有关 | |
C. | b物质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而a物质的运输方式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D. | ①②③构成流动性的膜,是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处理 | 苹果1(没有与腐烂果肉接触) | 苹果2(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不破) | 苹果3(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没有进行处理) | 苹果4(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用酒精处理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而多 | B. | 小而少 | C. | 大而少 | D. | 小而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甲和乙代表不同植物类型,如果甲代表阳生植物,则乙可以代表阴生植物 | |
B. | 图中如果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减少,五碳化合物含量将会增加 | |
C. | 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增加,乙减少 | |
D. | 在Y点时,叶绿体中ADP不断从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反应后本身不被消耗 | B. | 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 ||
C. | 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 D. |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