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且父母正常的家庭中也可能有患者,另外自然人群中正常男性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自然人群中,患该遗传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B.不患该遗传病的女性,其子女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零
C.某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2
D.不能只选择有先天性夜盲症患者的家系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042-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对两图所示的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基因重组
B.图a中染色体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C.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D.图b中染色体的变化只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C.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提高果酒品质,可加入人工培养的青霉菌
B.腐乳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C.乳酸菌是好氧细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