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膜。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

(4)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

(5)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6)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

【答案】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选择透过性 bcd b a 流动性 1/2S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区分识记能力学生要能够识记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明确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a、e代表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1)细胞膜的成分包括:磷脂、蛋白质和多糖,图中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糖蛋白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3)据试题分析可知,b代表自由扩散,c、d代表协助扩散,a、e代表主动运输,因此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4)氧气出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该运输方式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对应图中过程b,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对应图中过程a。

(5)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6)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因此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则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S/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 0.25 B. 0.4 C. 1 D. 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图中的甲、乙、两三个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丢失,一定会导致转录出的mRNA改变,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C.若合成⑤时脱去了100个分子的水,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D.贯穿在同一条③上的多个④合成的⑤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生长素浓度 B.处理时间

C.植物材料 D.环境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适量的酵母菌,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1)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_____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C.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_____。分析90°C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_______,酵母菌无法呼吸,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科学家新研发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经酶A处理后的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C.若供体DNA提供了prG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则该过程中的Ⅱ是已免疫的B细胞
D.通过检测和筛选得到的Ⅲ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
B.在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C.第100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
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个有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其中含有鸟嘌呤20个,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问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A. 30 B. 60

C. 90 D. 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调节,“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 . 寒冷天气下,人体产生冷觉的部位在
(2)神经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温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