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
B.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
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
D.刺激M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A液中可发生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B.图示A液中O2至少穿过3层生物膜进入细胞被线粒体利用 |
C.图示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D.图示组织细胞既含有胰岛素基因,也含有血红蛋白基因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内,连续繁殖三代,含有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
A.100%、100% | B.25%、50% | C.50%、50% | D.2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待测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物质标记,如果能与芯片上的单链DNA探针配对,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
C.“反应信号”是由待测DNA分子与基因芯片上的放射性探针结合产生的 |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待测DNA分子,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D基因即为雄性,无aD而有a+基因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d基因则为雌性(如a+ad为雌雄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DaD |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型为aD的雌配子 |
C.该植物不可产生基因型为a+的雌配子 |
D.aDad×a+ad→♂∶雌雄同株∶♀=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对鸡和鸭两种动物体内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每100 g体重中的毫克数)
此表可以说明 (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很大 |
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不大 |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种类不同,含量差别不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