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浓度 | 0 | 1% | 2% | 3%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CO2释放量(mol) | 1 | 0.8 | 0.6 | 0.5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A. | O2浓度为零时,呼吸作用最弱有利于苹果贮存 | |
B. | O2浓度为5%时,苹果果肉细胞开始进行有氧呼吸 | |
C. | O2浓度为1%~25%时,苹果果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 |
D. | O2浓度超过20%时,O2浓度不在是限制有氧呼吸强度的因素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解答 解:A、在氧气浓度为5%时,呼吸作用最弱,分解葡萄糖的量最少,因此最有利于水果蔬菜的储存,A错误;
B、O2浓度为5%时苹果果肉细胞的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故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是开始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O2浓度为5%~25%时,苹果果肉细胞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氧气浓度大于5%后,CO2释放量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 。
(2)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 。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 消化处理。
(3)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
(4)已知癌基因X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 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 |
B. | 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需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 | |
C. |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 |
D. | 绿叶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中心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
B. | 蓝藻生命活动所需ATP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 |
C. | 真菌的细胞核内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 |
D. | 在叶绿体中只有ATP消耗而没有ATP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遗传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
B. | 要想确定该病的发病率,调査群体应足够大 | |
C. | 通过基因诊断可确定1号和3号的基因型 | |
D. | 4号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不会出现该病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诱变育种可以使生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定向变异 | |
B. | 诱变育种的原理属于分子水平的改变 | |
C. | 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培育新品种 | |
D. |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 B. | 能量、离子浓度 | ||
C. | 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 D. | 能量、载体蛋白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