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瓶编号 (溴酸钾溶度) | 1 | 2 | 3 | 4 | 5 | 6 |
细胞总数 | ||||||
变异细胞数 | ||||||
变异细胞比例(%) |
分析 本题需要抓住题目中关键词“不同浓度的溴酸钾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大小”,进而作出假设,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另外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必须遵守的原则:①设置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③平行重复原则.
解答 解:(1)实验原理:溴酸钾可引起细胞变异,通过检测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来确定溴酸钾的毒性.
(2)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编号为1~6号,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和小鼠细胞悬液
②1号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2~6号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溴酸钾溶液(两者都写才给分)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镜检并计数.(如写上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③也给分)
④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求出变异细胞比例
(3)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溴酸钾溶度,因变量是细胞总数、变异细胞数和变异细胞比例.表格设置如下:
培养瓶编号 (溴酸钾溶度) | 1 | 2 | 3 | 4 | 5 | 6 |
细胞总数 | ||||||
变异细胞数 | ||||||
变异细胞比例(%) |
培养瓶编号 (溴酸钾溶度) | 1 | 2 | 3 | 4 | 5 | 6 |
细胞总数 | ||||||
变异细胞数 | ||||||
变异细胞比例(%) |
培养瓶编号 (溴酸钾溶度) | 1 | 2 | 3 | 4 | 5 | 6 | |
细胞总数 | 1 | ||||||
2 | |||||||
… | |||||||
平均值 |
变异细胞数 | 1 | ||||||
2 | |||||||
… | |||||||
平均值 |
变异细胞比例(%) |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 B. | 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 ||
C. |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仅有DNA | D. | 蛋白质区别于核酸的特有元素是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 | |
B. | ①和②的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 |
C. | 细胞核内的⑤被破坏,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 | |
D. | ③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的,属于生物膜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
B.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 | |
C. | 成熟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不需要抗原的刺激 | |
D. | 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②④ | B. | ②①③④ | C. | ②③④①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葫芦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酶和ATP与细胞代谢关系密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时刻都有ATP的产生于消耗
B、酶可以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C、同一种酶不会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发挥作用
D、需能反应都由ATP直接供能,且反应越强细胞内ATP的含量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植物 | 细胞周期的时间(h) | ||
a时期 | b时期 | 合计 | |
物种1 | 10.6 | 0.4 | 11 |
物种2 | 18 | 0.5 | 18.5 |
物种3 | 16.5 | 2 | 18.5 |
物种4 | 10.4 | 2.3 | 12.7 |
A. | a时期主要完成的是DNA的复制,b时期主要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 |
B. | 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 |
C. | 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 |
D. | 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 |
B. |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
C. |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 |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标志重捕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