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等污染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潜在危害大。致畸主要表现之一是细胞分裂间期的微核现象(如右图),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可通过观测统计微核率的大小,认识和评估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请就农药污染程度对植物细胞微核产生的效应开展研究。
(1)材料用具:培养皿,5%、10%、15%、20%的磷胺(农药)溶液,……(其他实验器具和药品试剂省略)。
(2)假设:
(3)主要方法步骤:
①对蚕豆种子浸种,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根。
.②
③ 一段时间后,取出已生根的种子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再培养一定时间 ,
(写出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和所有试剂)。
④镜检并记录、统计微核。
(4)请制作微核数据记录表。
(5)最可能的结果是: 。
(2)农药污染程度与植物细胞的微核率呈正相关(其他相似描述也可)
(3)② 将萌发生根的蚕豆种子随机分成五等组、编号,每组10粒,分别浸泡在等体积的0、5%、10%、15%、20%的磷胺溶液中相同时间,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培养一定时间(约2个细胞周期)
③按“固定(卡诺固定液,冰醋酸:乙醇=1:3)→解离(20%盐酸)→漂洗(清水)→染色(醋酸洋红或2%龙胆紫)→压片”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4)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记录表
(5)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随磷胺浓度增加而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请就农药污染程度对植物细胞微核产生的效应开展研究,可以假设:农药污染程度与植物细胞的微核率呈正相关(其他相似描述也可);实验步骤,1选材2分组,编号,按照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进行3培养过程,解离过程4观察记录;步骤2将萌发生根的蚕豆种子随机分成五等组、编号,每组10粒,分别浸泡在等体积的0、5%、10%、15%、20%的磷胺溶液中相同时间,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培养一定时间(约2个细胞周期);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按“固定(卡诺固定液,冰醋酸:乙醇=1:3)→解离(20%盐酸)→漂洗(清水)→染色(醋酸洋红或2%龙胆紫)→压片”;假设正确的话,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随磷胺浓度增加而增大。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考前热身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给定各种实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学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1)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
材料二: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
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1)甲乙丙丁四种层析结果,最正确的可能是 图。
(2)出现甲图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
(3)出现乙图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
(4)出现丁图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
材料三:农药等污染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潜在危害大。致畸主要表现之一是细胞分裂间期的微核现象(如图),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可通过观测统计微核率的大小,认识和评估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请就农药污染程度对植物细胞微核产生的效应开展研究。
(1)材料用具:培养皿,5%、10%、15%、20%的磷胺(农药)溶液,……(其他实验器具和药品试剂省略)。
(2)假设:
(3)主要方法步骤:
①对蚕豆种子浸种,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根。
②
③ 一段时间后,取出已生根的种子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再培养一定时间 ,
(写出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和所有试剂)。
④镜检并记录、统计微核。
(4)请制作微核数据记录表。
(5)最可能的结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