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a+具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将内流 | |
B.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 | |
C. |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发生的变化是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 |
D. | 人在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目的是抑制细胞免疫,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答 解:A、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神经元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内流进入,以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A正确;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B错误;
C、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发生分裂增殖,因此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C正确;
D、人在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细胞免疫,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激素调节、酶促反应原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曲靖一中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水稻根细胞对SiO42-吸收速率和土壤中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根细胞对吸收所消耗的能量,仅由线粒体来提供
B.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根细胞对的吸收
C.ATP是限制水稻根细胞对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不能促进根细胞对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DNA分子片段所转录的信使RNA中腺嘌呤占17%,尿嘧啶占21%,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占( )
A.17% B.19% C.21% D.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无叶绿体,此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 | 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此细胞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 |
C. | 该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 |
D. | 该细胞内的细胞器与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水解过程 | B. | 某些信使RNA的合成 | ||
C. | DNA分子的复制 | D. | tRNA转运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也属于神经递质 | |
B. | 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 |
C. | 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 |
D. | 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过程利用的ATP是由A和C过程共同提供的 | |
B. | B中的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碳三化合物 | |
C. | 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 | |
D. | D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 |
B. | 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 |
C. |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 |
D. |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 |
B. | 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 |
C. | 构成蛋白质、核酸、纤维素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均具有多样性 | |
D. |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