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实线方框中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ADS酶和CYP71AV1酶.虚线方框表示酵母细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醇的过程,酵母细胞只能合成FPP合成酶,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
解答 解:(1)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过程②表示翻译,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2)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9种.F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frac{3}{8}$,即P(A_B_)=$\frac{3}{8}$,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frac{1}{2}×\frac{1}{4}=\frac{1}{8}$;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frac{1}{4}×\frac{1}{2}=\frac{1}{8}$.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frac{1}{8}$.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不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
故答案为:
(1)RNA聚合 核孔 核糖体
(2)9 AaBb×aaBb、AaBb×Aabb $\frac{1}{8}$
(3)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种类的糖链,其空间结构存在差异 | |
B. | 糖链都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
C. | 根据长度不同,糖链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 |
D. | 可用斐林试剂在水浴情况下检测糖链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精子活动率(%) | 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 | 血液中铅的浓度(μg/L) |
郊区组 | 68.45 | 77.78 | 108.5 |
闹市区组 | 55.38 | 195.96 | 14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激素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有机物,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 |
B. | 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 |
C. | 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 |
D. | 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