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全过程叫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图B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应序号是①.
(2)图C、图D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图E是转运RNA(tRNA),在生物细胞中共有61种.

分析 分析图A:①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逆转录过程;④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表示翻译过程.
分析图B:图二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可见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分析图C:图三表示转录过程.
分析图D:图示表示翻译过程.
分析图E:图五为tRNA的三叶草结构.

解答 解:(1)图A所示全过程叫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图B为DNA复制过程,对应于图一中的①.
(2)图C表示转录过程,图D表示翻译过程,两者共同完成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合成过程.
(3)图E是转运RNA(tRNA),共有61种.
故答案为:
(1)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①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转运RNA(tRNA) 61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血红蛋白基因表达过程中所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
C.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分别是转录和翻译的原料
D.HIV感染人体时可以发生RNA→RNA→蛋白质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图乙是图甲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比较图甲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小于②(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质壁分离.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春节过后,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公众对于PM2.5的广泛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颗粒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研究PM2.5对人体T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细胞,48小时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颗粒物浓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细胞活力(相对值)
A035.81
B5030.60.98
C10020.50.87
D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
(1)颗粒物入肺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细胞器)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2)PM2.5超标的空气会引起过敏病人哮喘等症状,此时的PM2.5被称为过敏原(或抗原),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
(3)请写出实验目的.探究(PM2.5中)不同浓度颗粒物对T细胞的影响
(4)本实验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有氧呼吸生理过程.请写出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增大
(5)长期在超标PM2.5环境中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发生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的能力下降,癌症发病风险提高.这体现出免疫系统具有监控、清除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一多肽链共有10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中的碱基数至少有(  )
A.600B.300C.297D.5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新华中学高二下学业水平2模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基因型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A. 2 种 B.4种 C.6种 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图示(片段).请根据图示分析并回答:
(1)图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脱氧核苷酸.
(2)3有2种,中文名称分别是胞嘧啶或鸟嘌呤.
(3)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3与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问题:
(1)若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具体过程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经过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雌性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卵母细胞初级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受精过程已发生.
(3)若某对夫妇结婚后发现妻子双侧输卵管堵塞,无奈需进行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  )
A.肌细胞形状不同B.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