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 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 C、C一G,推测 “P”可能是()
A. 胸腺嘧啶 B. 腺嘌呤 C. 胞嘧啶 D.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12. C解析:由得到的4个DNA分子的碱基 对可知该DNA分子经过诱变处理后,其 中1条链上的碱基发生了突变,另一条链 是正常的,因此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 中正常的DNA分子和异常的DNA分子 各占1/2. 因此含有G与C、C与G的2个 DNA分子是未发生突变的。这两个正常 的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是一致的。即亲代DNA分子中的碱基 组成是G—C或C—G,因此P可能是G或C. 所以C项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1. 下面是某同学对“碱基互补配对”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有一个嘌呤就会有一个与之相配对的嘧啶
B. DNA分子中喊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减基互补配对原则
C. 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关系有A—T、A—U、C—G三种
D. DNA分子中碱基间的互补配对确保了 DNA分子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7.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B.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基因突变
C. 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 隐性突变个体需连续培养三代才能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4. (15分)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一年种植一次。已知水稻的高杆(A) 对矮秆(a) 为 显性,抗病(B) 对易感病(b) 为显性,有芒(D) 对无芒(d) 为显性。控制上述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 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杆抗病水稻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 过程①的育种原理是 ,若F1自交3代,产生的F4中纯合抗病植株占 。
(2) 过程②中诱导加倍的方法是 ,其作用原理是 。
(3) 过程③中将抗病基因导人叶肉细胞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酶是 ,将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的技术手段是 。从变异角度来看,该方法相比于其他育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4) 过程④涉及的主要变异类型是 ,所选种子应处于阶段。
(5) 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①矮秆易感病有芒、②高杆易感病有芒、③高杆抗病无芒。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 得矮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请写出育种过程。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7. (2014 •天津五校联考)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 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 | AA/% | Aa/% | aa/% |
1 | 24 | 72 | 4 |
20 | 36 | 48 | 16 |
A. 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C. 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D. 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 (2014 •莆田模拟)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 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2的表现型比为3 : 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 : 1
C. F2基因型的比为1 : 2 : 1 D. 测交后代比为1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 (2014 •山东青岛质检)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B. 迁人、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D.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2. (2014 .云南建水一中期中) 让高秆(D) 抗锈病(T) 与矮秆(d) 不抗锈病(t) 两种纯合子的小麦进行杂 交。请回答有关问题:
(1) F1的基因型是 ,F1可产生雌雄各种配子,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2) F2的表现型有 种,表现型及比例为,F2的基因型有 种。
(3) F2中我们需要的性状类型是 ,基因型分别为 和 ;若F2有320株,则符合需要的纯合子约有 株,杂合子约有 株。
⑷在F2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数目之比是 ;高杆与矮秆植株数目之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