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代谢调节方面的问题:
I.图甲表示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部分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1)a细胞为________,①处的激素名称为______,作用为_______(用“+”或“-”表示)。
(2)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激素C分泌量将__________,导致产热量增加,同时,人体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和体内酶的活性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
II.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该病受一对等位基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_______层生物膜,催化A过程的酶在合成及分泌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4个)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_______层生物膜,催化A过程的酶在合成及分泌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4个)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山东省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的疾病。下图示人体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细胞中的苯丙氨酸
酪氨酸
3,4羟苯丙氨酸
黑色素
A.此过程表明酶是影响性状的根本原因
B.控制酶1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苯丙酮尿症
C.此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
D.控制酶1、2、3合成的基因任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性状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6分)SCID是一种严重缺乏综合免疫力的疾病,在正常情况下,每10万个新生婴儿中,可能只有一个会遭此厄运。研究者曾对两个双亲均正常的患病女婴进行临床试验,发现此病是由于病人体内缺乏一种脱氨基腺苷酶而引起的。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狂轰滥炸,大量使用了石墨炸弹、油气炸弹和贫铀炸弹,战后发现,癌症、SCID病和新生儿畸形等多种遗传性疾病是这一地方的多发病。若有一男子因此而患上了SCID病,该病人所生的一个正常儿子A(战后出生)和一位其父亲是先天血友病、母亲正常的SCID病女性B结婚。(SCID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血友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SCID病的遗传方式是 ▲ 。
A.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2)A和B的基因型分别是 ▲ 和 ▲ 。
(3)A和B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 ;生一个只患SCID病男孩的几率是 ▲ 。
(4)贫铀炸弹使生物发生癌变的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安徽省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右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患苯丙酮尿症时一定患白化病
B.由图可见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同时一个性状也可以被多个基因控制
C.基因2突变导致人患白化病,基因1突变会导致人患苯丙酮尿症
D.图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