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a点对应的值表示呼吸速率;图中b点为光补偿点,即在此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中c点表示光饱和点,即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图中A表示净光合速率,B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解答 解:(1)由于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没有气体交换,因此线粒体的氧气来自于细胞外,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释放到细胞外(第一个图);由于b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气体刚好进行互换(第三个图);因此ab段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因此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不够线粒体消耗,因此线粒体消耗的氧气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一部分来自于细胞外(第二个图);B点之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一部分供给线粒体消耗,还有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对应第四个图).
(2)图中,A表示净光合速率,B表示总光合速率.
(3)图中,a点表示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对应图A点时的状态.b点时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TP是光反应产生,其场所为类囊体薄膜,并用于暗反应,因此ATP的移动方向是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b点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点为光饱和点,即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
(4)根据题意可知:温度从25℃提高到30℃后,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图中a点代表呼吸速率,现呼吸速率加快,故a点下移;b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现呼吸速率加快,光合作用减慢,故b点右移.
c点为光补偿点,由于光合速率减慢,光饱和点将降低,因此c点将左移.不同波长的光影响海洋植物的垂直分布,最上层绿藻,中层为褐藻,最下层为红藻.
故答案为:
(1)
(2)净 总
(3)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 A点时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光饱和点,即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
(4)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左移 绿 褐 红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析曲线图,明确各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小关系,并能够在细胞图中体现出来;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场所,能够利用动态的观点分析在改变温度后各点的移动方向,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
B. 脂肪的检测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浮色
C.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与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明显不同
D. 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菡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噬菌体和宿主细胞中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 的个体占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中的“A”与构成DNA的碱基“A”不是同一种物质
B.细胞呼吸释放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可来自线粒体
D.人体剧烈运动时,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毛色 | 黑色 | 褐色 | 黄色 | 黄色 |
基因型 | E B | E bb | eeB | eebb |
条件 级别 | 日照长短 | 温度℃ |
1 | 短日照 | 0 |
2 | 短日照 | 30 |
3 | 长日照 | 0 |
4 | 长日照 | 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 |
B. | 有丝分裂的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从b开始到b 结束 | |
C. | 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 | |
D. | 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会形成恶性增殖的癌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酶 |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 | 二硫键数目 | Tm/℃ |
野生型 T4 溶菌酶 | Cys51,Cys97 | 无 | 41.9 |
突变酶 C | Cys21,Cys143 | 1 | 52.9 |
突变酶 F |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 3 | 65.5 |
A. | 突变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
B. | 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 65.5℃ | |
C. | 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 | |
D. |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