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分别用放射性元素32P和35S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  )
A.不含32PB.32PC.不含35SD.35S

分析 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用细菌的蛋白质为原料重新合成的,因此所有新的噬菌体中都不含35S,都含32S;一个含有32P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31P作为原料复制形成的噬菌体都含有31P.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32P标记DNADNA有少量含32P标记DNA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解答 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学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大量的31P和少量的32P,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均只含有32S.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的繁殖过程、DNA半保留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噬菌体的繁殖过程,特别是“注入”和“合成”步骤,要求考生明确注入的是什么,合成时的模板、原料、酶、能量等分别是由谁提供的,同时还要注意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再结合题干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表:
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
0.3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
0.5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无变化
1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y
1mol•L-1醋酸溶液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1)表中x、y两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质壁分离、细胞稍增大.
(2)实验组②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5分钟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其原因可能是细胞失水过多,已经死亡.
(3)实验组③中,再过5分钟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原因是K+、NO3-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
(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都有伸缩性,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frac{N}{2}$
C.t1时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最多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如果感受器、A、神经系统、C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效应器或靶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用14CO2来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原子,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14CO2→叶绿素→ADPB.14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C.14CO2→ATP→糖类D.14CO2→五碳化合物→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染色体上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
A.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
B.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没有碱基对
D.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血红蛋白和蛋白酶B.核糖和磷脂
C.纤维素和脂肪D.性激素和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