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正确观点是(  )
A、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表现为培育出大量的具有抗逆能力的新物种
B、动物基因工程技术已经使建立移植器官工厂的设想成为现实
C、基因工程制药是利用转基因的“工程菌”生产药物,如抗体、激素等
D、基因治疗技术使得人类的遗传病已经可以彻底治愈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
分析: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生产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品种;产生抗逆性品种.
2、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1)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2)改善畜产品的品质;(3)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4)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5)基因工程药物(工程菌是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率表达的菌株类细胞系).
3、基因治疗(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解答: 解:A、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表现为培育出大量的具有抗逆能力的新品种,但不能产生新物种,A错误;
B、建立移植器官工厂的最大难题是免疫排斥.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以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B错误;
C、基因工程制药是利用转基因的“工程菌”生产药物,如抗体、激素等,C正确;
D、人类遗传病分为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基因治疗是治疗基因病的有效手段,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工具及操作步骤;掌握基因工程的应用,包括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制药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经细胞不会呈单个的、游离的细胞而存在于生物体内.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四条DNA分子,彼此间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CO2消耗量(相对值)的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属于某种生产者,但其同化作用能量的来源与绿色植物并不相同
B、若c是某种哺乳动物,则对其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滋养细胞
C、若b曲线代表某种正常生存的植物,则18时植物内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D、若a生物能被人巨噬细胞吞噬,则其一定能引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已知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其
(A+T)
(C+G)
的碱基比例略小于野生型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
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
B、断裂DNA链中五碳糖与磷酸基间的联系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观察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B、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
C、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多为蛋白质
B、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就成为抗原
C、抗原即生物体自身不存在的外源性异种物质
D、免疫细胞对“异己”抗原有排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可以生产血清白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可以从
 
获取,也可根据已知的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进行化学合成.图中重组细胞
 
(①/②)发生了基因的重组.
(2)哺乳动物的胚胎的培养液成分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
 
等物质.
(3)胚胎工程操作中的最后环节是
 
,该环节能否成功,与
 
有关,该过程培养的牛被称为克隆牛,与其相比试管牛培育过程特有的生物技术是
 

(4)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
 
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将ES细胞培养在
 
细胞上或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ES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培养液中加入
 
,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可使水稻叶片形成病斑导致水稻减产.研究者将野生稻中找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转入水稻植株中,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水稻,对其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
(1)将基因X与载体结合构建
 
,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感病水稻,获得T0代植株.
(2)用
 
稀释白叶枯病菌液,接种于T0代植株,以
 
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M)作为抗病反应参数,以
 
作为感病对照,筛选抗病植株.
(3)选T0代植株中M为1%,PCR鉴定基因X为阳性的植株种植,收获
 
(填“自交”、“杂交”或“测交”)种子种植获得T1代,对T1代进行抗病及分子鉴定,其结果如表所示:
百分率(M) 株数 PCR鉴定结果
>15% 11 阴性
15~10% 0 -
<10% 34 阳性
注:15%为抗感界限
据表分析,T1代的抗病性状出现了
 
现象,说明T0代植株为
 
.最早在
 
代能够选择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
(4)T1代某一植株表现为感病,但PCR检测为阳性,最可能的原因是插入的基因X
 
造成的.
(5)研究人员发现有一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的统计结果中,抗白叶枯病植株:不抗白枯叶病植株=15:1,检测其转入的基因X功能正常,推测转入了两个抗性基因,且两个抗性基因位于
 
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