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比率的变化会影响种群密度 B. 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可比性
C. 依据年龄结构可以确定种群数量 D.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替补出生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学海大联考高考模拟仿真(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1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存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表示____________。胡萝卜试管苗的形成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__性。
(2)图2中①过程常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过程的实验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种马铃薯培育过程与胡萝卜离体组织培养过程在理论上的联系是二者都属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是“生命之源”,其含量随生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下列有关水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可作为光合作用和许多有机物水解的原料,但不参与细胞呼吸
B. 代谢较慢的生物体内,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应该相对较低
C. 尿液形成中的滤过作用及表示水发生滤过
D.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液泡的吸水直接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特异性水解酶。该酶主要从刀豆等豆科植物提取,现被广泛应用于尿素废水的净化过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_______,其中碱性物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脲酶的利用效率,可以釆用固定化酶技术将其固定。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前,先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脲酶除了从植物获取外,还可以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为了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采用的分离方法操作最简便的是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该分离方法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B.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
C.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
D.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土壤悬浮液等进行灭菌处理
(二)人血淸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如果HSA基因序列未知,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取该目的基因,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稳定保存,通常要先构建_____________后才能导入宿主细胞。
(2)方框中的“?”一般选用的生物是________,为了提高II过程的导入成功率,通常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3)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所以,选择_____途径(填I或II)获取rHSA更有优势。
(4)为了鉴定宿主细胞中是否产生rHSA,可以用_____________方法来进行检验。
A.检验HSA莛因是否导入 B.检验细胞中是否产生相应的mRNA
C.抗原、抗体杂交 D.检测是否有标记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为MmNn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 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B. 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为mmNN
C. 基因n与n、N与n分别在MⅡ、MⅠ期分离
D. 该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与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均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
B.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C. 胞吞、胞吐的对象可以是液体和固体,也可以是大分子和小分子
D. 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片段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长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2和3构成核苷
B. 嘌呤数目等于嘧啶数目
C. 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 磷酸基团的数目等于脱氧核糖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多少?假设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A. 50%、50% B. 100%、100% C. 50%、100% D. 100%、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小组以酵母菌为对象探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每隔24小时定时取样,再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取样前,要将培养液震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制片时,首先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
(2)下图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________个计数室。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___个。
(3)该同学将试管中的培养液震荡后取样并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右上图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