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请根据图分析说明:

(1)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B点;AB段说明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逐渐增强; BC段说明温度高于B时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逐渐减弱;温度的作用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2)乙图中曲线Ⅰ表示无氧呼吸类型.如果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细胞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酒精.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如果在瓶中培养酵母菌时,测定出瓶中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氧气的体积比为3:1,则此时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6:1.
(3)由甲、乙两图可知,贮存水果时应选择低温、低氧(低温,适温,高温,无氧,低氧,高氧)的条件.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细胞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B点细胞呼吸速率最大,该点对应的温度为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降低;图乙是细胞呼吸速率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曲线Ⅰ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因此Ⅰ为无氧呼吸曲线,Ⅱ曲线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升高,当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细胞呼吸速率趋于平衡,因此Ⅱ为有氧呼吸的曲线.

解答 解:(1)细胞呼吸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化学反应大多需要酶的催化完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很大;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B点;AB段说明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逐渐增强; BC段说明温度高于B时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逐渐减弱.
(2)乙图中表示的是有氧呼吸Ⅱ和无氧呼吸Ⅰ随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Ⅰ曲线随氧气浓度升高逐渐降低,故为无氧呼吸,水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从而导致植物烂根.分析题图乙可知,曲线Ⅱ随氧气浓度的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所以曲线Ⅱ表示细胞的有氧呼吸,曲线Ⅰ表示细胞的无氧呼吸.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测定出瓶中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氧气的体积比为3:1,即1个二氧化碳是由有氧呼吸释放的,而3-1=2个二氧化碳是由无氧呼吸释放的,因此消耗的葡萄糖比例分别为$\frac{1}{6}$、1,即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6:1.
(3)乙、丙两图可知,细胞呼吸在低温、低氧时细胞呼吸速率较低,因此贮存水果时应选择低温、低氧的条件.
故答案为:
(1)B       逐渐增强    温度高于B时随着温度升高      逐渐减弱     酶的活性
(2)无氧     酒精     糖类     6:1
(3)低温、低氧

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区别,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对于温度和氧气浓度对于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果蝇的翅膀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分别由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
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
雌蝇$\frac{3}{8}$0$\frac{1}{8}$0
雄蝇$\frac{3}{16}$$\frac{3}{16}$$\frac{1}{16}$$\frac{1}{16}$
(1)果蝇的红眼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该果蝇的性别是雄,基因型是AaXBY,“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
(2)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子代的长翅红眼雌蝇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frac{5}{6}$.
(3)若只根据子代果蝇的眼色就能判断其性别,则选作亲本果蝇的眼色基因型应该为(只考虑眼色这一对相对性状)XbXb和XBY.
(4)若同时考虑上述两对性状,子代雌、雄果蝇都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3:3:l:1,则选作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AaXBXb和AaXb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①和④都含有RNA
B.结构①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
C.该图中含有磷脂的细胞器是①③④
D.合成酶的过程都需要结构①②③④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创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D.细胞学说揭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  )
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C.人饥饿时细胞内ATP含量升高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有的亚型感染人,引起流感,有的亚型感染鸡、鸭、鸽子等禽类,引起禽流感.2009年的H1N1高致病流感在全球人群中传播,引起世界恐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种类型是基因重组产生的
B.甲型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一定含有P元素
C.只能通过高温才能杀灭甲型流感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与鸭、鹅、鸽子等动物的关系属于寄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  )
A.氨基B.羧基C.R基D.肽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分析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草原上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春天的时候,牧草由黄变绿,引来了众多捕食的牛羊,这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信息的作用是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除此以外,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包括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
(2)牧民的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可见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草原植被能放牧牲畜,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部分牧民也会用庄稼来喂养牲口,例如玉米杆加工为饲料喂牛,玉米粒喂养鸡,牛和鸡之间无(“有”或“无”)竞争关系.
(3)“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进入我国后,在野外迅速蔓延,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很大威胁.外来物种入侵直接降低了物种多样性,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钠离子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