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表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A.Ⅰ多糖、Ⅱ二糖、Ⅲ单糖B.Ⅰ核糖核酸、Ⅱ核糖核苷酸、Ⅲ核糖
C.Ⅰ原核生物、Ⅱ蓝藻、Ⅲ细菌D.Ⅰ脂质、Ⅱ雄性激素、Ⅲ固醇

分析 由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对于生物学相关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考查,先分析模型图理解三者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每一选项的概念判断是否符合模型图.
据图分析,图形的含义是Ⅱ和Ⅲ属于Ⅰ,Ⅱ和Ⅲ没有交集.

解答 解:A、细胞中的糖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它们是并列关系,多糖不包括单糖和二糖,A错误;
B、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错误;
C、原核生物包括蓝藻和细菌.蓝藻和细菌是并列关系,C正确;
D、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个维生素D,固醇和雄性激素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概念图及有关物质间的关系,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先由图理清从属关系,然后认真分析有关物质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第五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10,n=10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生态学家常常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1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2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面粉中放入细玻璃管的容器内.

(1)由图1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甲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
(2)甲面包虫和乙面包虫放在一起的时候,不论异种还是同种产下的卵,都会遭到捕食.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3表示的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表现.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乙(填“甲”或“乙”)面包虫.斜吻棘头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
(3)面粉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采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相互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激素
C.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与捕食关系的多少、复杂程度反相关
B.竞争关系的结果必然是一方被淘汰,另一方生存
C.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彼此分开后,至少有一方不能正常生活
D.被捕食者的数量仅随捕食者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ADP+Pi+能量→ATPB.葡萄糖→丙酮酸C.丙酮酸→酒精+CO2D.[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糖类和脂肪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酵
B.蔗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
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DNA能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
A.能自我复制B.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C.能携带遗传信息D.组成元素为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小组欲进行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一系列研究.请回答:
(1)ES细胞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这体现了ES细胞的发育全能性.为获得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减弱或消除排斥反应,可对ES细胞进行基因敲除.
(2)一个ES细胞变成ES细胞群的过程中,细胞可能(填“可能”、“不可能”)出现接触抑制现象.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和纯化无法获得细胞株
B.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的目的是调节血糖浓度
C.胚胎干细胞培养时,加滋养层是为了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
D.核移植形成的重组细胞在初次分裂时核基因不转录
(3)为获得含兔褐毛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可将褐毛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ES细胞核中,再将该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胚激活、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最终由代孕母鼠产下克隆小鼠.
(4)为获得大量的上述克隆小鼠,可用转基因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因为含有褐毛基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小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