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在腐乳制作的发酵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生物是毛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故选:CF.
(2)该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肽和氨基酸;其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4)葡萄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释放少量的能量.
故答案为:
(1)C F
(2)肽 氨基酸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3)微生物
(4)
点评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应用中腐乳的制作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植物光照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过程 B.若温度适当升高,a点将下移
C.植物从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若CO2 浓度适当升高,c点将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2、16、64、64 | B. | 32、8、32、64 | C. | 16、8、32、32 | D. | 16、0、32、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常父方、母方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一极 | |
B. | 父方、母方的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 | |
C. | 父方、母方的染色体在两极是自由组合的 | |
D. | 配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互换的染色体不会移向同一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 |
B. |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可大大缩短制作时间 | |
C. | 在腐乳发酵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毛霉的活性 | |
D. | 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 |
B. |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 |
C. |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 |
D. |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 |
B. |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 |
C. |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完全一样的 | |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