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请回答问题。
(1)为了探究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水浴加热后,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_________,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写出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实验鉴定确定了此酶是蔗糖酶,图是在最适温度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量关系图。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B点将_____________(填下移或上移),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是否被蔗糖酶完全催化分解?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 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双缩脲试剂 用蛋白酶处理 下移 能
【解析】
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 图示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此物质(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酶)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甲乙试管加入的分别是葡萄糖与蔗糖溶液,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的分解产物为还原糖,因此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酶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反之则能催化葡萄糖分解;若乙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反之则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若两个试管都出现砖红色,表明该酶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而能催化蔗糖分解,即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若两个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若要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也可以用蛋白酶来鉴定。
(3)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是再酶的最适宜温度下进行的,因此若将温度升高或降低5℃,酶的活性将降低,则图中B点将下移;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为非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均为还原糖,因此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是否被蔗糖酶完全催化分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B. 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可以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 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D. 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农田退耕后,经历“草→灌木→树林”的演替过程,下图表示该地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演替案例中,最早出现的草本植物是____________(填“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研究者拟采用样方法调在当地某片退耕农田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因此常用_____________法选取样方。
(2)调查发现,某一时期鹰捕食鼠较捕食蛇和兔的多,根据“收割理论”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推测,鹰的捕食特点是_____________。
(3)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鹰的食物结构中蛇由占1/5减少为占1/10,则鹰的种群数量约为原来的_____________倍。(其他条件不变,能量传递效率均按10%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a为大脑皮层,b为骨骼肌,c为肾上腺
B.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骨骼肌
C.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起“鸡皮疙瘩”与骨骼肌有关,“打寒颤”与立毛肌有关
D.图中a应为下丘脑,这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人体的冷觉与热觉应形成于大脑皮层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些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只能单方向地进行,称为_________________运输。
(3)由图乙可见,过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伸长受到抑制可能是促进了_____________合成的结果。
(4)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图中曲线所示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OP段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B.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
C.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时增加酶量可使曲线上升
D.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可使P点向左下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种溶液的浓度大于甲种溶液的浓度
B. 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 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D. 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