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间期,与染色体复制有关的蛋白质来自核糖体
B.在前期,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中期,线粒体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解答 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与染色体复制有关的蛋白质来自核糖体,A正确;
B、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B错误;
C、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后期,线粒体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提供能量,C错误;
D、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的“A”表示腺嘌呤
B.ADP和DNA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C.催化ATP的合成与水解的酶相同
D.氧气进入红细胞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和抗体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②、③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HCO3-、HPO42-等离子可使①的pH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B.C.E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基因重组发生在A.B.C.E细胞中

C.B.C.E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

D.B.C.D.E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可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分别用32P和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分别标记它的核酸和蛋白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大量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有三个,分别是B和b1、b2(显性的顺序是B>b1>b2).基因B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基因b1降低了色素的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基因b2产生斑点形式.根据图分析回答:
(1)Ⅰ1、Ⅱ1、Ⅲ1中属于纯合子的是Ⅲ1
(2)Ⅰ1和Ⅰ2交配产生沙色子代的概率是$\frac{1}{2}$.
(3)假设Ⅰ1和Ⅱ3交配,产生的暗色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2}{3}$.
(4)请用遗传图解说明Ⅱ3和Ⅱ4交配产生后代表现型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C.浆细胞和T细胞能合成免疫活性物质
D.B细胞和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符的是(  )
A.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仅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
B.染色体不易着色可能是漂洗不充分
C.解离不充分可导致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D.染色体无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果醋,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C,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C,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无核膜.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
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抒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拧松瓶盖排出酵母菌呼吸产生的大量气体,不打开瓶盖是防止氧气和有害杂菌进入.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被杂菌污染.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C,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C,原因是18~25℃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适宜温度,30~35℃是醋酸杆菌生长和发酵的适宜温度.
(5)为了提高果酒品质,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选择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如向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填物质名称),即可从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