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________。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骨髓瘤细胞 抗原刺激过的(效应)B细胞 杂交瘤细胞 脱分化 高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灭活的病毒 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核糖体 线粒体
【解析】
(1)由于单抗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根据示意图可知,Z是杂交瘤细胞,X细胞是由诱导干细胞形成的,因此为瘤细胞,Y细胞是由病毒刺激产生的效应B细胞。
(2)①过程是将高度分化的纤维母细胞诱导形成诱导干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②过程为再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③过程中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
(4)分析题图,图中④处筛选出的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故筛选的目的是的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由于培养基中含有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动物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
B.乙、丙分别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侧根发生,KT则相反
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
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a~c柱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图2中表示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____。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与图1中____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5)图丙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细菌间的相互作用,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无法利用乳糖的大肠杆菌进行改造。
(1)将乳糖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获得营养菌(能利用乳糖);将抗生素CRO降解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获得抗性菌。将得到的两种菌分别接种于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2)将两种菌分别用__________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用__________法单独接种于加入含CRO并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皿中均未出现菌落,推测两种菌_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可遗传变异。若将两种菌混合接种,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皿中有菌落长出,且同时含有两种菌,推测两种菌实现了“互利共生”。
(3)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原因,科研人员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在接种了营养菌和抗性菌混合菌液的培养板左侧,加入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培养基可从左侧逐渐扩散到混合菌液培养板上。定期检测混合菌液培养板上两种菌的数量,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②0~10 h,营养菌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
③10~45 h,营养菌和抗性菌的变化趋势是二者均显著增加并逐渐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为我国“桑基鱼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l)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桑树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kJ,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鱼从蚕体内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 kJ;用所学知识分析,该鱼塘建设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动物肠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与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问题:(在[ ]内填序号,空格内再写名称)
(1)消化酶首先在[ ]________合成,进入[ ] ________内经加工折叠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在[ ] ________内再经进一步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以胞吐方式分泌到肠腔内。
(2)细胞膜与核膜及一些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________,②能形成[ ] ________对消化酶进行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中某种捕食动物与某种猎物种群数量变化呈周期性波动,波动规律如下图所示,有关该模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捕食者与猎物相互制约,互不依赖
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极不稳定
C.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无变化
D.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与种内斗争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受影响的只有细胞免疫
D.B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与大豆间种的试验田中的生物种类和植物能量的流动情况(单位:×107kJ)。请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 主要种类 |
植物 | 玉米、大豆、杂草 |
动物! | 蝗虫、蚯蚓、玉米螟等 |
微生物 | 多种细菌和真菌 |
(1)据表分析,该试验田中的分解者有__________,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2)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图为兴趣小组进一步调查获得的某个样方(20cm×20cm)内的玉米螟幼虫分布情况则该样方的玉米螟幼虫的密度为__________条/m2。为了更好地控制虫害,请写出一种针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__________结构的复杂性。间种可以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与单一种植相比,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高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所以需要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