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其中高倍镜是指图中的乙镜.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D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3)在观察中,甲与乙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甲.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B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5)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B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D.③→④→②→①
(6)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2.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分析 分析图1:图1为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高倍镜观察细胞的一般的方法步骤: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被观察的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的倍数,故选:D.
(3)由于高倍镜放大的只是低倍镜视野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甲低倍镜视野比乙高倍镜明亮.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不在物镜上;所以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故选:B.
(5)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是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用高倍物镜→④调细准焦螺旋及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故选:B.
(6)在显微镜下的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在右上方,实际上是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进行观察.故选:A.
故答案为:
(1)物    乙
(2)D
(3)甲
(4)B
(5)B
(6)A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观察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构造,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镜头的名称及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掌握显微镜的原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1-5表示),请回答:过程

(1)1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2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
(3)4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2阶段.
(4)在3-5的各项生理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5过程.
(5)若2过程生成了4摩尔C6H12O6,则1过程一定产生了O224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种疟原虫感染后会在人体内形成周期性繁殖,然后周期性释放毒素,毒素属于一种热源,可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下丘脑→垂体→腺体A”,从而促使体温升高.若某人体温24小时保持38度,这期间他体内的产热量等于(大于/等于/小于) 散热量.
(2)当我们大量喝水后,下丘脑(结构)减少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最终作用于靶器官肾脏,从而促使对水分的重吸收.
(3)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最终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功能上具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校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长春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该模型不能说明( )

A.酶具有专一性

B.A表示酶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D.酶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其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以下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A.限制酶
B.辐射
C.基因的自由组合原理
D.DNA连接酶
E.细菌质粒或噬菌体
(1)基因工程中剪切基因的工具是A
(2)人工诱变常用的处理手段是B
(3)杂交育种利用C
(4)基因工程中拼接基因的工具D
(5)搬运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下列中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
B.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信息传递既有双向的,也有单向的
D.信息传递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如果此细胞为叶肉细胞,与离子吸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⑥]线粒体 和[⑧]核糖体.
(2)若该图表示低等植物细胞,还应该有中心体.若为发菜细胞,则具有的细胞器有⑧(用数字表示)
(3)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4)若用该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其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由该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去分化,该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同的细胞所含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发生了再分化.
(5)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但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结构是生物膜系统.
(6)由该细胞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则必须经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7)若该细胞正在衰老,则细胞中结构⑩及内部发生的变化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8)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④⑥⑦(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友谊县校级期末)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 ,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2)利用提供的U型管(图丙)(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

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A侧液面 (“上升”、“下降”),B侧液面 (“上升”、“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