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植物花朵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和d控制。研究人员做了多次单瓣植物的自交实验,子代均表现为单瓣:重瓣=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单瓣植物的基因型一定为Dd
C.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成活率相同 D. 含d基因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B.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C. 吞噬细胞核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八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为了鉴别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黑色雄牛(甲)×多头棕色雌牛,F1均表现为黑色。
实验2:黑色雄牛(乙)×多头棕色雌牛,F1表现为黑色和棕色,比例为1:1。
请回答:
(1)牛的黑色和棕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甲、乙雄牛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和实验2中F1的黑色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若让它们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如何(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八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某植物花的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C与c对长度的作用相同,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AABBCC和aabbcc花的长度分别为30mm和12mm,二者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画的长度为24mm的植株基因型有
A. 6种 B. 4种 C. 5种 D. 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八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成功发现遗传的两大定律离不开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属于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是单个存在的
C.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
D. 测交后代会炮现两种性状表现,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素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产生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当疟原虫寄生在人体中时,会引起人的免疫反应,使__________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同时B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细胞,产生抗体。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的基因是_________,具体操作中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能感受体温的变化
B.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C. 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同等强度干扰下, 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测模拟(1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A. 遗传信息库 B. 细胞代谢中心 C. 遗传的控制中心 D. 染色质存在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