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物质P浓度为0.05g•L-1组与0.25g•L-1组为实验组,1.00g•L-1组为对照组
B.数据表明物质P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并不能确定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

分析 1、从图片中可看出:自变量是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肝癌细胞抑制率.可得出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因素有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共同起作用的.
2、细胞凋亡是一个大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受到由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被称为程序性死亡.
3、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物质发生变化.

解答 解:A、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物质P相互对照,A错误;
B、图中显示在同一浓度时,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B正确;
C、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调控了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使癌细胞进入自动编程性死亡的程序,C正确;
D、本实验只是设置了物质P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g/L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适浓度,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癌细胞和细胞增殖等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胚胎干细胞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时,所有的细胞都是胚胎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在适当的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和组织,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
C.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培养体系,必须能促进干细胞的生长同时还要抑制干细胞的分化
D.胚胎成纤维细胞能分泌一种抑制干细胞分化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应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2~3滴吡罗红染料
B.盐酸处理细胞的目的是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观察染色情况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D.高倍镜下可清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做法是(  )
A.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56条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 4包括28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中形成的一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Z染色体.
(2)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A对a显性).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frac{13}{16}$.
(3)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不能,因为雌蚕只有ZDW基因型,雄蚕只有ZDZD、ZDZd基因型;杂交组合ZDW×ZDZD、ZDw×ZDZd均可产生ZDW的雌性后代(或若要让后代只有雄性,则雌性必须全是ZdW,则亲本的杂交组合必须是ZDW×ZdZd,而ZdZd的个体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乙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乙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据测定,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平均每次出拳的力量高达200磅,试问能引起如此之高的拳击力量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人体细胞内的ATPB.饮食中的ATP
C.人体细胞内的糖类D.人体细胞内的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
B.生物种类越复杂,种群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必然都有利,对被捕食者必然都有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