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实验中物质P浓度为0.05g•L-1组与0.25g•L-1组为实验组,1.00g•L-1组为对照组 | |
B. | 数据表明物质P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关 | |
C. | 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 |
D. | 通过本实验并不能确定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 |
分析 1、从图片中可看出:自变量是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肝癌细胞抑制率.可得出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因素有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共同起作用的.
2、细胞凋亡是一个大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受到由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被称为程序性死亡.
3、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物质发生变化.
解答 解:A、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物质P相互对照,A错误;
B、图中显示在同一浓度时,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B正确;
C、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调控了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使癌细胞进入自动编程性死亡的程序,C正确;
D、本实验只是设置了物质P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g/L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适浓度,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癌细胞和细胞增殖等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时,所有的细胞都是胚胎干细胞 | |
B. |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在适当的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和组织,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 | |
C. | 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培养体系,必须能促进干细胞的生长同时还要抑制干细胞的分化 | |
D. | 胚胎成纤维细胞能分泌一种抑制干细胞分化的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染色时应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2~3滴吡罗红染料 | |
B. | 盐酸处理细胞的目的是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 |
C. | 观察染色情况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 |
D. | 高倍镜下可清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 |
B. | 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 |
C. | 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 |
D. |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 |
B. | 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 |
C. | 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
D. | 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图乙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
B. | 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 |
C. | 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 |
D. |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细胞内的ATP | B. | 饮食中的ATP | ||
C. | 人体细胞内的糖类 | D. | 人体细胞内的脂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 | |
B. | 生物种类越复杂,种群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 |
C. |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 |
D.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必然都有利,对被捕食者必然都有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