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分)为了摸清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

表中甲为该甘愿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未列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_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得丁突然大量死亡,则戊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自然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导致戊全部死亡,此时如果丁和庚各增重1kg,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____________kg(下一营养级取食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的比例相等)。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缺一不得分)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缺一不得分)(2)4   丙、己、戊、庚(缺一不得分)  庚 (3)捕食和竞争  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4)380

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食物链(网)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由图可知,食物链有4条,分别是甲→丁→戊→庚;甲→戊→庚;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所以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戊、庚、丙、己。其中庚占有营养级最多,是第三、四、五三个营养级,(3)乙与丙是捕食和竞争关系;如丁大量死亡,则戊的食物减少,戊的数量先下降,随后在生态系统的调节下,数量会再增加,最后趋于稳定。(4)若戊全部死亡,能量传给丁和庚的食物链有甲→丁、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计算至少消耗甲的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即需要甲1÷20%+0.5÷20%÷20%÷20%÷20%+0.5÷20%÷20%÷20%=380(kg)。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突变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__段变化相同.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孟德尔________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四分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的D1E1段的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过程。请回答:

(1)用①和②经过程Ⅰ、Ⅱ培育成⑤,属于         育种,其原理是          
(2)用③和④培育成⑤的过程属于        育种,过程Ⅲ常用的方法是          
(3)过程Ⅳ常用的方法是                      ,品种⑥是        倍体。
(4)③导入外源基因C后培育成⑦,应用的原理是                   ,该过程需用到                                        3种工具。利用这种方法育种最大的优点是                          
(5)②经射线处理培育成⑧的原理是              。该方法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DNA分子呈__________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需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                             
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下边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在下边的相应方框内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     起点复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根据下图分析问题:

(1)Graves氏病患者C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氏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D物质为_____________,F过程代表______________。
(3)在所有的免疫细胞中,G具有              特点。(填两个相应的唯一)
(4)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分)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当机体两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5分)胡萝卜素可以预防白内障、有助于保护眼睛晶体的纤维部分,还可以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生成,加强视力的形成;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加强眼睛变色的功能。请根据其提取过程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          作为溶剂,原因是                          
(2)水蒸气蒸馏法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__          _;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            、过滤、浓缩。
(3)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        和        控制在一定范围,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甲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像(乙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虚线表示          数目变化,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代号表示)
(2)乙图中的C相当于甲图曲线中的                 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乙中图形推测,乙图中染色体数为4N的图有                     
(3)乙图A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4)甲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实验一:把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表1。


(1)实验中,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C组小鼠的        处理。
(2)从图1可知,绵羊细胞R在本实验中作为        ,每次注射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同一个体,理由是        
(3)从表1可知,转入脾脏细胞的C组小鼠注射绵羊细胞R后,产生的抗体多于A组,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      能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去除T细胞作用有利于      免疫过程的完成。
(4)实验一的结果说明         
实验二:另取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注射等量的含抗体M的血清、含抗体G的血清和不含抗体M和G的血清,2小时后,向三组小鼠体内注射绵羊细胞R,免疫后定期测定小鼠脾脏单位区域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

(5)由图2可知,注射的抗体G对小鼠抗绵羊细胞R的免疫应答过程起       作用,对防止机体免疫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
(6)实验二的结果说明                                       
(7)科学家推断,小鼠B细胞表面存在抗体G的受体才能使抗体G发挥正常功能。若想验证该假设成立,实验组选用的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应为              (填选项前的符号)。
a.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b.使抗体G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c.使抗体G受体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d.绵羊细胞R和抗体G
e.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对照组
f.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低于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