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乙酰胆碱(Ach)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为研究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另外,轴突末梢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但不影响后来的信号传导).
(1)在轴突末梢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轴突中原有Ach递质(乙酰胆碱)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Ach浓度
μmol•L-1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0.805.96
0.20.815.68
0.30.805.40
0.40.815.24
0.50.804.96
由表中C处测量结果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显著影响;从D处测量的数据可知,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增强.
(3)经测量,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mm、48mm.当乙酰胆碱的浓度为上表中的0.3μmol•L-1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60mm•ms-1.兴奋在细胞体上的传导速度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约相等,BC与CD段的长度相等,但兴奋在CD段的传递速度比BC段的传导速度小(大/小),这是因为兴奋在细胞体上(或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而CD段由于存在突触结构,使信号的传递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影响了传递速度.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包含2个神经元,且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连接.
分析表格:表中是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C处感受刺激的时间基本不变,但D处感受刺激的时间逐渐缩小.

解答 解:(1)由于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如果不除去突触小泡,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会影响实验结果.
(2)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C处感受刺激的时间没有影响,说明乙酰胆碱的浓度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显著影响;乙酰胆碱的浓度对D处感受刺激时间有影响,且乙酰胆碱的浓度越大,D处感受刺激时间越短,说明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增强.
(3)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mm、48mm,则BC的距离为48cm,在乙酰胆碱的浓度为0.3μmol•L-1时,兴奋在该段(即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48÷0.80=60mm•ms-1;C为B、D的中点,而D点感受到刺激的时间远大于C点感受到刺激时间,可见兴奋在CD段传递速度比BC段的速度小,这是因为CD段存在突触结构,突触处存在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从而影响传递速度.
故答案为:
(1)排除轴突中原有Ach递质(乙酰胆碱)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神经纤维上 增强 
(3)60mm•ms-1  小   突触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分析表中数据进行信息转化,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家族中都有遗传性囊性纤维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医生对他们进行了遗传咨询后,决定运用试管婴儿的方法实现他们的优生愿望.
(1)医生首先为女性注射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成长,实现控制性超数排卵,然后在局部麻醉下从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并在显微镜下将其移到含特殊培养液的培养皿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
(2)从男性体内采集精子经过获能处理,其方法通常采用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放在含有受精培养液(或获能液)的同一培养皿中完成体外受精.
(3)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分别对多个胚胎的细胞进行基因检测,选择出无致病基因的胚胎(8~16个细胞阶段)植入母亲子宫内,避免遗传病孩子出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选择透过性
C.该细胞分泌物质后的三种生物膜面积变化是:内质网减少、高尔基体没明显改变、细胞膜增加
D.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中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不是细胞膜功能的一项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表中的试剂甲、细胞结构乙、因变量丙依次是(  )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RNA试剂甲颜色反应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细胞结构乙
c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因变量丙
A.吡罗红、线粒体、溶液变黄色的速度
B.醋酸洋红、线粒体、气泡产生的速度
C.吡罗红、细胞核、溶液变浑浊的速度
D.醋酸洋红、细胞核、溶液变灰绿色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胞吞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甲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反射弧.
(2)神经纤维当其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内正外负,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突触,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从A到B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D.实验结果反映了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和RNA只分别在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鼠是占主导地位的实验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从鼠群中选择50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50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假设所有雌性个体产生的后代数目相等且都可以存活),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黄毛尾正常

灰毛尾弯曲

灰毛尾正常

3/16

3/16

1/16

1/16

3/8

0

1/8

0

①亲代雄鼠的基因型是

②该小鼠毛色和尾形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2)在实验室长期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一只雄性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一直保持无毛状态,假如有毛和无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所有小鼠都可育。现要判断这只小鼠的无毛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①实验方案

②实验结果分析:

如果子代 ,则无毛性状为隐性;

如果子代 ,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如果子代 ,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