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在一定浓度的C02和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天竺葵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千勒克斯)
光合作用强度
(C02mg/lOOcm2叶•小时)
0-4.0
1.0-2.0
3.0+2.0
5.0+6.0
7.0+10.0
8.0+12.0
10.0+12.0
(1)在上面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

(2)天竺葵叶片在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斯时实际光合速率是6(C02mg/100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8.0千勒克司以后,天竺葵叶片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外界因素可能是C02的浓度,内部因素则可能是色素、酶(或C5)的含量(至少答出2点)的含量.
(4)在一天中,将天竺葵叶片置于7.O千勒克司光照下1 2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每lOOcm2叶片在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为49.1mg.(取小数点后一位)
(5)在1.O千勒克司光照下,天竺葵叶片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此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分析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有色素、酶的含量和活性、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外因包括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矿质元素、水等.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因此实验目的是光照强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由表格数据可知,该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此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当超过8klx光照强度后,随光照强度增加,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大,说明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合强度,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等.

解答 解:(1)根据表格数据应用描点划线法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如下:

(2)由表格数据可知,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4.0C02mg/lOOcm2叶•小时,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斯时的净光合速率是2.0C02mg/lOOcm2叶•小时,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6.0C02mg/lOOcm2叶•小时.
(3)光照强度为8.0千勒克司以后,天竺葵叶片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外界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内部因素则可能是 色素、酶(或C5)的含量等.
(4)天竺葵叶片置于7.O千勒克司光照下1 2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积累的有机物用二氧化碳表示是12×10-12×4=720C02mg/lOOcm2叶,则每lOOcm2叶片在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为72÷44÷6×180≈49.1mg.
(5)1.O千勒克司光照下,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有氧呼吸)、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反应)叶肉细胞叶绿体在类囊体膜上合成ATP,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ATP,因此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故答案为:
(1)
(2)6
(3)C02的浓度  色素、酶(或C5)的含量
(4)49.1
(5)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有氧呼吸.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进行推理获取结论及进行图文转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研究得知,果蝇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t,在纯合时导致雌蝇转化为不育雄蝇,但在雄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由基因B和b控制.T-t、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某科研人员选择一对雌雄果蝇做了相关实验,过程及部分结果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F1F2
(由F1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而来)
性别比例(♂:♀)3:1
表现型雌性均为红眼,雄性中既有红眼也有白眼
(1)基因T、t位于常(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XBY.
(3)如亲本雌果蝇为白眼,则F1的雄果蝇共有3种基因型,雄果蝇中红眼果蝇的比例为$\frac{1}{3}$;如亲本雌果蝇为红眼,则F2的性别比例(雄:雌)为1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养殖场饲养的栗色鹌鹑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羽个体,长大后发现是雌性(ZW).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用栗羽雄性个体与之交配,F1均为栗色,雌雄比例1:1.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2中出现白羽个体,且均为雌性.
(1)白羽为隐性性状,判断依据是栗色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羽个体(栗羽雄性与白羽雌性个体交配后代均为栗色).
(2)若要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白羽群体,必须得到白羽雄性个体,获得的方法是用白羽雌性个体与F1栗色雄性交配,后代中出现雄性白羽个体.
(3)控制白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F2中白羽个体均为雌性,且母本为栗色.
(4)设计实验证明上述(3)的推测成立,写出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说明对实验结果的预期.
(5)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与鹌鹑生长代谢有关的某受体基因,测定其序列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如图)

统计群体中6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如下表:
样本总量样本数量
250AABBCCABBCAC
502149303070
①要测定基因序列需要先提取细胞中的DNA,设计合适的引物,用PCR的方法进行扩增.
②该受体基因的不同类型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
③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一个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一突变区段(用XCIB表示)该突变区段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并使果蝇表现为显性棒眼,且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即XCIBXCIB,XCIBYCIB引起果蝇在胚胎时死亡.凡带有该突变区段X染色体的雌果蝇,均可从棒眼性状上加以辨认,而正常果蝴X染色体无此突变区段(用X+,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突变区段XCIB可从亲代雌 (填“雌”或“雄”)果蝇遗传而来,也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雌(填“雌”、“雄”或“雌、雄”) 果蝇中.
(2)利用该突变区段可以检闻出正常果蝇X染色体上任何基因发生的隐件突变.现有一只经辐射诱变处理的正常雄果蝇,不知其X染色体上是否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让该雄果蝇与棒眼雌果蝇杂交得到将F1,再将F1中雌眼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F2
①若F2中雄果蝇表现均正常,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不存在基因隐性突变.
②若F2中雄果蝇表现为某种新的性状,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存在基因隐性突变.
③若F2中没有雄果蝇出现,该雄果蝇X染色体存在基因隐突变,且有致死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以下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大
B.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
C.生产者在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RNA聚合酶与R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
B.转录时,在酶的催化下以A、U、C、G四种碱基为原料合成RNA
C.翻译时,不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保证了生物遗传的容错性和相对稳定性
D.翻译时,若干个mRNA串联在一个核糖体上的肽链合成方式,大大增加了翻译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①~⑦表示碳的流动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和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图中①为光合作用,②③④⑤为呼吸作用
C.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用于B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类似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方法制备了叶绿体悬浮液;再利用叶绿体悬浮液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研钵中加入渗透压等于(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渗透压的溶液,然后进行不充分(充分、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的研磨液.
(2)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包括过滤和差速离心法.
(3)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中加入了适量磷酸,乙组中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
第三步: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
回答下列问题:
①补充第二步:甲组中加入了适量磷酸乙组中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
②检测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frac{(C{H}_{2}O)}{{C}_{3}}$比值均比乙组明显高,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TP会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和C5
③提高温度,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为温度升高,提高了催化暗反应的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