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 | |
B. |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 | |
C.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 | |
D.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只能是培养时间过长 |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A正确;B错误;
C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染,也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已经释放,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菌分裂时发生基因重组 | B. |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 ||
C. | 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 D. | 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乳酸菌可将有机碳分解为无机碳 | |
B. | 在生物群落内,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 |
C. | 绿色植物同化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 | |
D. | 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frac{1}{8}$ | |
B. |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frac{7}{8}$ | |
C. | 连续复制4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
D. | 第四次复制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8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2代仍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 | F2代的性状分离与性别有关 | ||
C. | F2代雌蝇的遗传因子类型只有一种 | D. | F1代雌雄果蝇的遗传因子类型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
B. | 培育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可以防止基因污染 | |
C. |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植物 | |
D. | 用六倍体普通小麦花药培育的小麦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囊性纤维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
B. | Ⅱ-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frac{1}{4}$ | |
C. | 若Ⅱ-3和Ⅱ-4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frac{1}{8}$ | |
D. | 若Ⅱ-3再次怀孕,则应进行产前诊断,以防生出患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B. | 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
C. |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不存在平行关系 | |
D. | 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