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蛋白质、磷脂、色素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等成分

⑦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A.②④ B.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米尔斯坦和柯勒选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从而得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
A.B淋巴细胞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但不能无限增殖
B.小鼠骨髓瘤细胞带有癌变特点,可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C.同时具有上述A、B特性
D.具有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本领,同时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
B.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C.提出“定向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遗传变异的本质上完善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②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③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④H2C03/NaHC03、NaH2PO4/Na2HP0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猫叫综合征     ②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③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 ④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1条21号染色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乙,属于减数分裂的是甲、丙.
(2)乙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有8个DNA分子,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
(4)丙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有8个DNA,2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有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登革热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并导致严重疾病,为获得适用于临床检测的病毒抗原,研究者从登革热病毒中获取其外膜抗原基因,让它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具体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登革热病毒需培养在动物细胞中,原因是病毒无法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细胞培养液中常常需要添加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受污染.
(2)①过程包括逆转录(反转录)和PCR(目的基因)扩增,分别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
(3)②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获得的病毒蛋白可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抗原/抗体),以确诊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程①和过程②,细胞全能性的变化情况分别是变大、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X细胞和Y细胞融合成Z细胞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③需要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通过过程④得到的抗体的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
(3)在临床试验中,将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体内,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并将其杀死.
(4)图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克隆羊“多莉”产生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在克隆技术伦理方面,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10年,种群的数量不断增长

B.第15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值

C.第20年时,种群数量恢复到A点时的水平

D.第15到20年,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J”型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