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新鲜葡萄榨取果汁并制作葡萄酒,简要流程如下: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榨汁前需要除去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之后(填“前”或“后”)的进行的.
(2)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原因是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18-25℃.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和装置分别进行消毒和灭菌.
(4)利用果酒可以制作果醋,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当缺少糖源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无菌技术:
(1)消毒指用比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2)灭菌指用强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胞.

解答 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榨汁前需要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因此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18-25℃.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进行消毒,装置进行灭菌.
(4)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当缺少糖源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野生型     后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18-25℃
(3)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30-35℃缺少糖源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发酵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
(1)在此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基因工程技术、核移植技术(或细胞工程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目的基因,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载体(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
(3)图中①一般经胰蛋白酶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且其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1)同等温度条件时,甲图表示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光照强度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相对稳定,不再增加.此情况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此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受到限制.
(3)乙图中C时的温度为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出现CD段的原因是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
(4)除图示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二氧化碳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相同的时期是(  )
A.间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间期、中期和后期D.后期和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表不小球藻细胞内某生物膜的结构及其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为科学家研究大棚中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生物膜为类囊体膜,该膜的功能不同于其他生物膜的主要原因是膜上有色素和光合酶.由图甲分析,合成ATP的直接动力来自于H+的跨膜运输.
(2)图甲产生的O2需经过5L层膜才能被此小球藻细胞消耗利用.
(3)根据图乙曲线分析,该科学家的实验目的是叁.
(4)进入冬季,华北各地均出现雾霾天气.在此雾霾天气中落科学家发现大棚温度为30℃时,植物的净光台速率比20℃要低.由图乙分析,其原因是光照较弱时,30℃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20℃相等,但30℃时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高于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的实质是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不需要酶的参与
C.植物细胞在夜间主要在细胞质中产生ATP
D.ATP的分子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图中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某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加倍是在b→a
B.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在b→a段中
C.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b→a段
D.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可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在个体的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基因和B基因时开红花,仅含有A基因时开黄花,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品系,两两进行杂交获得F1
,再将F1自交获得F2,结果如下:
条交Ⅰ:甲×乙→F1(白花)→F2(白花)
杂交Ⅱ:甲×丙-F1(黄花)→F2(黄花:白花=3:1)
杂交Ⅲ:甲×T-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杂交Ⅳ:乙×丙-F1(红花)→F2(红花:黄花:白花=?)
杂交Ⅴ:乙×丁-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杂交Ⅵ:丙×丁-F1(红花)→F2(红花:黄花=3:1)
(1)4个纯合品系的亲本中,丁开红花,甲、乙开白花;甲的基因型为aabb;
(2)分析杂交Ⅲ,F1只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在杂交Ⅰ的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3种;在杂交Ⅲ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2种;
(3)推测在杂交Ⅳ的F2中,红花:黄花:白花=2:1:1;
(4)若让杂交ⅡF2中的黄花个体与杂交ⅥF2中的红花个体相互授粉,则获得的F3中黄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金黄色的葡萄球菌、硝化细菌和圆褐固氮菌3种细菌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通过下面的实验把它们分离开,并获得纯种,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三种固体培养基A、B、C,分别控制A加入高浓度的食盐;B无氮源;C无有机碳源,其他条件均满足生长要求,将这三种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1和A2、B1和B2、C1和C2
②在培养基A1、B1、C1中分别接种三种细菌的混合物,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4d.
③挑取A1、B1、C1上的正常生长的菌落中的菌,分别接种在培养基A2、B2、C2上,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4d.
(2)结果预测:
在A1培养基上存活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1培养基上存活的是圆褐固氮菌,在C1培养基上存活的是硝化细菌.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对分离的菌种进一步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