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分析甲图:甲图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
4、分析乙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图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时双向进行的,且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5、图中①是DNA分子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
解答 解:I.(1)加热杀死的SⅢ型细菌能让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若是S型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产生的,则可以转化成多种S型细菌,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一定向性,而结果出现的S型细菌均为SⅢ型,这就否定基因突变的说法.
(2)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而上图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②据图可知,红脸人只有ADH,说明其体内含有A基因没有bb基因,即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此外还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说明其体内含有A基因和bb基因,即基因型有Aabb或AAbb两种.
II.(1)由图看出DNA分子中有A、T、C、G 4种碱基,每一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两条链的方向相反且平行,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
(2)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因此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故选:D.
(3)①细胞中过程②是转录过程,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②由题意知,α链是mRNA,其中G+U=54%,G=29%,U=25%,α的模板链中的G=19%,α链中的C=19%,所以α链中的A=27%,A+U=52%,mRNA中的A+u的比值与双链DNA中的A+T的比值相等,为52%,双链DNA中A=T=52%÷2=26%.
故答案为:
I.(1)SⅢ
(2)碱基对 有遗传效应
(3)①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②4 Aabb 或AAbb
II.(1)4 2 反向平行 互补
(2)D
(3)①细胞核 ②26%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扶余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
B. | 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 |
C. |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 |
D. | 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 |
B. | 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 |
C. | 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 |
D. | 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
B. | 冠心病可能是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
C. |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 |
D. | 镰刀形贫血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项 | B. | 三项 | C. | 四项 | D. | 五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
测定植物细胞呼吸 | 甲装置 | 左(填“坐”或“右”)移1.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 甲装置 | 右(填“坐”或“右”)移4.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