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来源于非生物B.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分析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解答 解: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明确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上来说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相邻的两个神经元.请据图回答:
(1)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作突触,其结构如图中方框内所示.神经元轴突的末梢膨大成[B]突触小体,它的顶端[C]叫作突触前膜.与[C]相对应的[D]部位叫作突触后膜.[C]与[D]之间的E叫作突触间隙.
(2)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反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B.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C.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D.细胞膜上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frac{N}{2}$,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种群数量大于t1时,原因是在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捕捞后使鱼种群数量降至$\frac{K}{2}$,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脱氧核苷糖B.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碱基、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B.原核细胞有拟核、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随意通过核孔出入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个叶肉细胞中的氧气从叶绿体处到线粒体处,至少要通过几层膜?(  )
A.1层B.2层C.4层D.6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长期对某草原进行调査,下列分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的食物结构示意图(图甲)和草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图(图乙)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草原具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草原内的某草食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査,若所选用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査结果会比实际值偏高(大).
(3)在图甲中,如果人的膳食结构为:70%来自植物,20%来自草食动物,10%来自肉食动物,若能量传递率为10〜20%,则人获得能量至少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frac{1}{127}$  (用分数形式表示)
(4)图乙显示,在-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所以,在为调査该草原物种丰度而确定样方面积时,应取SB为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