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某二倍体植物(2n=12)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总株数可育:不育
13527:8
24232:10
33627:9
44333:10
54635:11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遵循分离定律.
(2)在杂交育种中,选择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的优势是不必进行(人工)去雄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黄色,r控制绿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或者是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等).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6个正常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7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frac{1}{2}$,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绿色种子占6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黄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6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3:2,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绿色的种子作为母本;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黄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子二代可育与不育之比接近3:1,说明植株的可育与不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分离定律,可育对不育是显性性状.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可育、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分离定律.
(2)由于雄性不育个体产生的花粉不能受精,因此如果用不育雄株做母本,不需要进行人工去雄操作.
(3)①由题意知,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增加一条染色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且该染色体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该植物的染色体是2n=12,含有6对同源染色体,三体中的染色体是13条,其中染色体易位的染色体不能联会,因此三体形成6个四分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都6条和7条,比例是1:1.
③由题图可知,该三体的基因型是MmmRrr,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mr:MmRr=1:1,其中MmRr不育,既可育的雄配子只有一种,基因型为mr;自交所结绿色种子占6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rr,则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mr=60%,其余40%是黄色可育MmmRrr,因此产生的可育雌配子MmRr=40%,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6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3:2.
④由③可知,三体自交后代的绿色种子都是雄性不育,因此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绿色种子色的种子作为母本,不用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黄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故答案为:
(1)一       分离定律
(2)(人工)去雄
(3)①染色体变异(或者是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等)
②6   $\frac{1}{2}$    
③3.:2
④绿   黄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肠杆菌与洋葱表皮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DNA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酶 D.有无成型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中国古代《齐民要术》中有制作酸菜(泡菜)的详细记录.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酸菜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在对该菌种进行培养时,与常规培养基相比,还需额外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2)在发酵初期,酸菜坛内会长白膜,与之有关的微生物是产膜酵母(酵母),且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的来源可能是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
(3)发酵中期为无氧状态,PH为3.5-3.8,此时坛内其它微生物的活动状态是活动缓慢甚至停止.发酵后期,乳酸菌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4)酸菜制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冷却后再加少量陈酸菜液,其目的是接种乳酸菌(增加乳酸菌的含量).酸菜制作完成后一般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韭菜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之分,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科研人员使用能稳定遗传的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进行正反交,子一代全是宽叶韭菜,子一代自交后产生的子二代中,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的比值为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韭菜叶形的两对基因位于2 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宽叶韭菜中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frac{8}{9}$,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窄叶韭菜占7/16的原因是没有A基因或者没有B基因,或者两种基因都没有,个体都表现为窄叶.
(3)将抗虫基因(D)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韭菜的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抗虫韭菜个体.对这些个体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筛选出了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个体,抗虫基因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其中已知的两种情况如图甲、图乙所示.
为进一步从中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抗虫个体,科研人员将转基因韭菜进行自交,请完成下列过程.
①若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3:1,说明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甲图所示.
②若自交后代全为抗虫植株,说明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乙图所示.
③若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15:1,说明两个抗虫基因的位置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观赏植物的茎色、叶型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灰茎圆叶植株同时进行杂交(甲组)和自交(乙组)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亲本F1表现型及其数量
甲组灰茎圆叶(♀)×绿茎细叶(♂)78株灰茎圆叶、84株灰茎细叶、80株绿茎圆叶、81株绿茎细叶
乙组灰茎圆叶全为灰茎圆叶
(1)该观赏植物的茎色、叶型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茎、细叶,控制该植物的茎色、叶型的两对基因能(能/不能)独立遗传.
(2)将甲组F1中的全部绿茎圆叶植株均授以乙组F1灰茎圆叶植株的花粉,则F2的表现型及其理论比例为1:1:5:5.
(3)研究发现,较干旱条件下基因型为aB、ab的花粉授粉成功率都只有其它花粉的$\frac{1}{5}$;若甲组在较干旱条件下实验,则F1的表现型灰茎圆叶:灰茎细叶:绿茎圆叶:绿茎细叶的比值理论上为绿茎;若经过长期较干旱条件的自然选择,该植物会向表现型为绿茎增多的方向进化.
(4)研究者发现,该植物主要害虫是一种XY型的昆虫,其红眼基因(R)和白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白眼雌性和红眼雄性杂交,F1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性(染色体数目正常),若变异只发生在双亲的一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请推测F1出现自眼雌性的原因是在父方形成精子时,X染色体缺失了含R基因的片段,形成了X染色体上不含R基因的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矮牵牛的花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决定,其中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B基因能使液泡中的ph值降低,其中BB、Bb和bb使液泡中的pH分别为低、中和高,色素在低pH显下白色,在中pH下显红色,在高pH下显紫色,回答下列问题:
(1)紫色矮牵牛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白:紫=6:7:3.
(2)现有某白花植株,其显白色的原因可能是色素无法合成,也可能是合成的色素在低pH下显白色,请设计实验,要求确保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就能确定白色的原因.
①选择该植株和基因型为aabb的纯合植株杂交;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为全为白色花,则原因是色素无法合成.
若后代的表现型为全为红花(或红:白=1:1或出现红花),则原因是合成的色素在低pH下显白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五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表现型及相应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其中2-5果蝇品系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形状均为显性纯合,且都由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突变而来.请据表回答问题:
亲本序号12345
染色体第Ⅱ号染色体X染色体第Ⅲ号染色体第Ⅱ号染色体
性状野生型(显性纯合子)残翅(v)白眼(a)毛身(h)黑身(b)
其余性状均为纯合显性性状
(1)若通过观察后代中翅的性状来进行基因分离规律的遗传实验,选用的亲本组合是2与1(或3、或4、或5)(填亲本序号);其F2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3:1时说明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规律.
(2)若要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选择1和4做亲本是否可行?不可行,为什么?1和4只存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若选择2和5做亲本是否可行?不可行,为什么?2和5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Ⅱ)上.
(3)核辐射可引起染色体片段丢失,即缺失;若1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实验方案:让子代中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预测结果:①若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1:1(雌果蝇:雄果蝇=1:1),则子代中出现的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2:1(雌果蝇:雄果蝇=2:1),则子代中出现的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C.该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感染该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
(1)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2)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的时效相同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4)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5)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中都存在分级调节.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