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
B.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
C. | 生物的适应性是由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作用的结果 | |
D. | 对生物进化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B错误;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属于拉马克的观点,C错误;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A.
点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内DNA的分布 | |
B. | 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再进行细胞膜制备实验 | |
C. | 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冲洗后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
D. | 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可直接制作临时装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6、0、32、32 | B. | 32、8、32、64 | C. | 16、8、32、32 | D. | 32、16、64、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研磨叶片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 |
B. |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 |
C. | 若菜叶剪碎不够充分,则提取的色素种类将减少 | |
D. | 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宽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代谢旺盛的真核细胞,核孔的数目一般较多 | |
B. | 溶酶体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 |
C. | 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D. |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都能发生生成水的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有关 | |
B. | 植物液泡中的细胞液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 | |
C. | 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 | |
D. | 体积越大的细胞与周围环境物质交换的效率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三高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