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下图所示结果.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
B、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
D、两岛的社鼠因为存在地理隔离,最终将导致生殖隔离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专题:
分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解答: 解: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50只上下波动,可见50只超过了环境的容纳量,环境有限的资源,导致种群数量下降,A错误;
B、两岛社鼠的数量在6月到7月期间都迅速下降,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两岛社鼠在6月到7月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可见两种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B正确;
C、6~8月B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黄鼠狼的捕食,C错误;
D、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通过图形考查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及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因素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具有的,而细菌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染色体和叶绿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细胞中往往缺失一个PTEN等位基因,在70%的人类晚期前列腺癌中p53基因常常完全丢失或突变,下列有关PTEN等位基因和p53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基因的缺失均属干染色体数目变异
B、PTEN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推测人类的p53基因很可能是抑癌基因
D、可用DNA测序技术检测细胞的p53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有(  )
①生物膜中的核膜不能作为渗透实验中的半透膜;
②发生明显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结构中必有大液泡和细胞壁;
③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只在发生细胞增殖和减数分裂时;
④由n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经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双链DNA的过程中共脱掉n-2个水分子;
⑤所有生物都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⑥载体、抗体、酶都含有肽键;
⑦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外界浓度
⑧H2180供给密闭光照下植物时.罩内空气中可出现放射性的18O2、H218O、C18O2
A、0个B、1个C、2个D、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图示实验或调查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经图①所示操作,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加深
B、若要用高倍镜看清图②视野中处于分生区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图③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
D、图④是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该样方的植株数应计为9或10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图中③有
 
个突触.
(2)若在甲图中④处给予适宜刺激,则电流表A、B的偏转情况分别是
 

(3)乙图中①②形成此电荷分布的原因分别与
 
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
(4)已知某种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兴奋,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无影响,其作用类似于丙图中的
 
(填序号),原因是
 
.若丙图中释放的③作用是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在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光照强度为w时,A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B植物.
(2)图二中,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高/低/基本一致)
(3)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w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
 
M2,N1
 
 N2.(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探究玉米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某同学取处理后长度均为10mm的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长素溶液的
浓度(mol/L)
10-1310-1210-1110-1010-910-810-710-610-510-4
3天后的平均
长度(mm)
胚芽12.312.312.713.514.716.015.112.210.810.0
胚根11.312.112.713.612.612.010.910.010.010.0
A、材料处理时需要切去胚芽和胚根的尖端
B、胚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大于胚芽
C、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
D、浓度大于10-6mol/L的生长素抑制胚根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严寒天气,主要保护丹霞地层、地貌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研究人员建构相应的保护区实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并调查了生态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

(1)图一表示在未受干扰、受到干扰和遭到破坏三种情况下,保护区实验模型中黄腹锦鸡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区表示保护区实验模型在
 
 的情况下,黄腹锦鸡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对该区的黄腹锦鸡进行保护,应该采取
 
措施.
(2)对保护区实验模型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能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图二所示.根据种群之间的关系判断,b-c段甲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是
 

(3)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表所示.
昆虫种类害虫害虫天敌
蚜虫
(头/枝)
雌成螨
(头/叶)
小花蝽
(头/枝)
瓢虫
(头/枝)
食蚜盲蝽
(头/枝)
昆虫密度39.30.340.470.290.33
①两种害虫与三种害虫天敌属于不同种类,它们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
②果园中存在复杂的捕食关系,维持了果园的生态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③当果园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
 
调节.
(4)对该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定量采泥获得的样品多为底埋、管栖、附着生物以及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底栖生物,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
 
.河流的干流、支流分布着不同的底栖动物这属于群落结构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