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图显示的是光合作用中某一过程.
(1)图中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2)2种C5化合物中,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应CO2时,浓度会上升的是
 
.2种C3化合物中,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浓度会上升的是
 

(3)反应所需的ATP中储存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A.太阳光能             B.叶绿素a释放的高能电子
C.H+的转移释放         D.水的光解
下表显示的是某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值.
测量时间(小时)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光合速率 0 2 16 3 0 3 17 3 0 1 15 3 0
注:①该植物生长于有光暗周期的环境;②光合速率单位为μmolCO2/m2/秒.
(4)写出两种可用来测量光合速率的指标.
 

(5)若继续测量下去,则下一次光合速率的高峰,应在何时出现?
 

(6)假设对该植物在同一光照强度下连续照射1分钟,则在表中第12小时测得的积累的葡萄糖总量是
 
mg/m2.(相对原子量:C-12,H-1,O-16)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
分析:根据图1分析,该过程为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由于CO2时固定不能进行,二磷酸核酮糖(C5)只有生成,没有消耗,其浓度升高.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光反应增强,使得磷酸甘油酸转化成磷酸甘油醛.
分析表2,两次光合作用速率的高峰之间时间相差24小时.光合作用的计算反应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
解答: 解:(1)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在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首先与二磷酸核酮糖(C5)结合,形成2个三碳化合物,即磷酸甘油酸(C3),在正常情况下,该过程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当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时,短时间内会出现C3减少,二磷酸核酮糖(C5)增多的现象.在二氧化碳存在的情况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光反应增强,为暗反应提供较多的NADPH和ATP,所以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升高.
(3)H+的转移释放存储在ATP中,叶绿素a释放的高能电子能量转移到NADPH.
(4)光合作用中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可以采用测二氧化碳消耗率和氧气产生率来表示光合作用的速率.
(5)由表格可以发现规律:两次光合作用速率的高峰之间时间相差24小时,所以下一次光合作用速率的高峰,应在第84小时出现.
(6)6CO2+12H2O→C6H12O6+6H2O+6O2
     6            180
     16           480             
故答案为:(1)叶绿体基质  (2)二磷酸核酮糖   磷酸甘油醛
(3)C                   (4)二氧化碳的消耗率、氧气产生率
(5)84                  (6)480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的速率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碘液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的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  )
A、鱼类的侧线器官
B、人的前庭器
C、响尾蛇的颊窝
D、雄蛾的触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B、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能观察到新细胞壁的生成过程
C、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用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可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同时发生,均发生于减Ⅰ后期
D、基因重组发生于生物体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设某地区(I)发生了新传染病(X病).一个月内,病例数与易感人群个体数变化曲线如图.
(1)最初出现感染者时,为什么易感人群个体数最多?
 

(2)曲线0~a病例数增加缓慢,而a~c病例数快速增加,可能原因是
 
,最初患者数量少,传染点少.随着感染人数增加,接触人多,多点同时传播,疾病有流行的可能性.阻止病例数快速增长的措施,如:
 
(举一例).
(3)a~c段病例个体数上升,a′~c′易感人群个体数下降;而曲线c~d病例个体数下降,c′~d′易感人群个体数也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4)比较曲线b、d点,易暴发该传染病流行的是
 
点,你的理由是
 

(5)假如要保护I地区的相邻地区(Ⅱ)人群,阻止Ⅱ地区流行X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后,接种者具有了
 
性免疫力,不再属于易感人群,其体液免疫的原理是
 

(6)请分析说明疫苗接种率与易感人群数量、疾病流行的可能性的关系:
 

(7)检测患者体内病原体,取样时间在感染初期时较易获得,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甲表示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数字代表物质,字母代表细胞器.乙和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作答.

(1)a的名称是
 
,④在c的
 
处参与反应.
(2)将蔬菜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对其提供18O2,继续保持黑暗,一段时间后除氧气外还能在图中所示的
 
(物质)中检测到18O.
(3)从乙和丙可知,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
 
的限制,其原因是
 

(4)丙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根据乙,在丙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5)甲图所示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另设对照组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C、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过程中,只有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往往导致结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一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甲病、乙病、色盲分别由A、a与B、b与H、h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甲、乙两病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
 
 
;Ⅱ-3 基因型为
 

(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
 
,若Ⅲ-8与Ⅲ-9结婚是属于
 
的近亲婚配.若Ⅲ-8与Ⅲ-9婚后生下一对异卵双胞胎(IV-13与IV-14),则他们同时患有甲病的概率是
 

(3)若Ⅲ-8与Ⅲ-9婚配所生儿子中出现了既生乙病又患色盲患者,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若两基因的交换值为20%,则生一个既生乙病又患色盲儿子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