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质循环 | B、能量流动 |
C、信息传递 | D、共同进化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 |
b |
A、植物性神经 | B、交感神经 |
C、副交感神经 | D、感觉神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图中表示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
B、图中X表示下丘脑,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C、图中Y表示垂体,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
D、垂体的活动只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
B、溶菌酶对多种病原体有非特异性防御作用 |
C、淋巴因子能增强浆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 |
D、抗体能结合机体细胞内外的病原体,抑制其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1:1:1 |
B、1:1:0 |
C、1:0:0 |
D、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 |
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 ||
B、①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
C、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 ||
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
B、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
C、遗传组成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D、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