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地理隔离
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C.新物种形成不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
D.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B
【解析】解:A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B正确; C、物种形成一定经过生殖隔离,C错误;
D、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B.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两对基因Aa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①③表示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m, DNA数目为4n

B. ②2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为2m

C. ①③每条染色体上相互分离的两个DNA上的基因均有可能出现差异, 出现差异的概率明显大于

D.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过程

2图1中在组成上的区别是 如果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 改变,原因是

3图2中c表示 ,若图中多肽a是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中至少含有______个碱基对

4该过程在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能完成

A胰腺细胞 B肠粘膜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白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 ,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变化;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则会使孕妇早期流产。图乙为由于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系谱图,已知-2、-2为图甲所示染色体易位携带者,II-1为染色体正常。

1个体-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 发生了改变。

2个体-2能够产生 种配子,分别为 用甲图中的数字表示

3写出个体-1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 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4-3已出生,其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2与-1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几率为

5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 ,妊娠期间进行羊水检查或产前诊断,需要检验胎儿细胞的 是否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共7条染色体

B将配子直接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

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可育种子

D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

下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等位基因,其中_________位于X染色体上。

(2)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部分操作,图2为其实验结果。针对图示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 X溶液有利于凝胶珠的形成,用自来水配制即可

B图1中注射器距离X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无影响

C图2中出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小所致

D改变图1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也可能导致图2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