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 ( )
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
C. ③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
D.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图乙是将一植株置于夏季晴朗天气的室外一昼夜,获得如下实验结果。据图回答问题。
(1)光合色素参与图甲中_____(填图中字母) 过程的生理活动,具体进行场所是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d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温度则d点会向_______移动。这一天中叶片干重最重为_____时。
(3)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C3含量较_____(高或低)。与d点相比,h点时植物的光合速率更 _____(快或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对金光杏梅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各组幼苗置于不同水分条件下20天后,检测其生理指标,获得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1)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措施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1可知,缺水导致叶片气孔开放度________,从而使扩散进入叶片内的C02量____________,导致在___________(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反应受到影响。
(3)研究人员发现缺水处理导致叶片内光合色素明显下降,这些物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因此叶片光反应速率下降。
(4)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幼苗叶片内细胞间隙C02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描述在15:00后,胞间C02浓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预期干旱处理后,金光杏梅幼苗光合速率___________。请利用以上数据说明说明你做出此预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育种专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相关的育种实验,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普通小麦为多倍体,品系1和品系3则为单倍体
B. 品系1和品系3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均不育
C. 技术Ⅰ可为某药物处理,品系2发生染色体丢失
D. 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核外物质分开
B. ②是染色质,容易被酸性染料龙胆紫着色
C. 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是蛋白质、RNA和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研究小组用某种绿色植物作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一株该绿色植物置于一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在恒温条件下,依次经适宜强度的光照和黑暗处理,测量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中,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
②光照处理后,除容器内氧气外,细胞内其它物质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图中C点与B点相比,C点叶肉细胞内C3物质的合成速率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C3物质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DE段,植物_______(填“进行”或“不进行”)光合作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③在15~20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_____技术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_________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个细胞。
(2)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________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_________。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定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___________,结果如图所示。
(4)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解释嵌合体形成的假说。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___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
(5)上述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