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 | |
B. | 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 |
C. | 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 |
D. | 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散热少 |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
解答 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
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这是先天性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正确;
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C正确;
D、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体温调节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原因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讲解时可补充炎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学生绘制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果园生态系统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
B. |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 | |
C. | 使一个密闭的生态球长期维持下去,需要持续输入太阳能 | |
D. | 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 |
B. | 葡萄糖通过d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 |
C. | e表示丽藻细胞吸收K+的移动方向 | |
D. | 海水盐浓度较高,e可表示海水鱼的鳃向外分泌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 |
B. | 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 |
C. | 在图中e结构内,葡萄糖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 |
D. |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项 | B. | 二项 | C. | 三项 | D. | 四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 |
B. |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H2CO3 | |
C. | 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 |
D. | 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存在于细胞核中 | |
B. |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 |
C. | 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其来源不同 | |
D. |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高秆( T ) 对矮秆( t )为显性,抗病( R )对感病( r )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 3:1 ,抗病:感病= 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16种
C.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9种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