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某同学用不同种类的洗衣粉进行了如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一:
温度/℃303540455055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1518202121.5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304048504837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洗衣粉种类.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高、使用加酶洗衣粉的适宜温度为45℃左右(或40℃~50℃).
Ⅱ.实验二:探究复合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如表:
项    目设计内容
对   照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变量控制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
结果观察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
(3)该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对照组设计错误,应设计复合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作为对照.
(4)修改后的实验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使用复合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大于普通洗衣粉的去污效果.
(5)若要洗涤特别脏的衣服,请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用加酶洗衣粉;②用适宜的温度.

分析 Ⅰ分析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因变量是去污能力,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洗衣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去污力,对同一种洗衣粉来说温度影响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对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不同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比普通洗衣粉要高;
Ⅱ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复合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即普通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因变量是去无能力.

解答 解:Ⅰ(1)由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洗衣粉的种类.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比普通洗衣粉高,使用加酶洗衣粉的适宜温度为45℃左右.
Ⅱ(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复合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因此对照是应该是复合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作为对照.
(4)由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以使相应的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因此修改后的实验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使用复合酶洗衣粉的去污程度大于普通洗衣粉的去污程度.
(5)由上述实验可知,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因此洗涤特别脏的衣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用适宜的水温的水进行洗涤.
故答案为:
(1)温度  洗衣粉种类   
(2)加酶洗衣粉   45℃左右(或40℃~50℃)   
(3)对照组设计错误,应设计复合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作为对照  
(4)使用复合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大于普通洗衣粉的去污效果  
(5)用加酶洗衣粉    用适宜的温度

点评 根据实验变量分析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及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和控制变量、评价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剂种类
植物种子
碘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蛋白质与淀粉含量相等
B.苏丹Ⅲ染液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呈红色
C.双缩脲试剂A、B的添加顺序会影响到蛋白质的鉴定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图1所示 ③的中文名称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图1过程进行时,需要RNA聚合酶酶参与.
(2)已知图1的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54%,RNA链及其模板链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该双链DNA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6%.
(3)图2中c表示tRNA,b的形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结构)密切相关,丙氨酸的密码子GCA,由于图1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图2合成的肽链中的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在图示2的过程进行中,移动的是b还是db.
(4)若图1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在没有15N标记的原料中复制三次后,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frac{1}{4}$,含15N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网](  )
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形成的
B.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
C.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需要控制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
D.果酒的制作只能在制得果醋的基础之上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生长素和乙烯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请阅读相关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IAA)和乙烯作为信号分子,都要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IAA在植物根尖的分生区与伸长区之间的运输方向是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2)1964年,科学家进行离体实验发现,在有氧条件下,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14C-蛋氨酸,发现有14C-乙烯产生;在无氧条件下,当供给植物14C-蛋氨酸时,检测不到乙烯产生,只有14C标记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累积.随后,科学家在有氧条件下,将14C-ACC供给植物组织时,发现组织很快出现14C-乙烯.结合以上一系列实验,就植物体内合成乙烯的条件和途径可获取的相关结论是在有氧的条件下,植物利用蛋氨酸先合成ACC(或1-氨基环丙烷-1-羧酸),再转变为乙烯.
(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①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IAA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表.
组别添加物质种类及处理浓度(?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m)
1对照175.1
20.20ACC108.1
30.05IAA91.1
40.20ACC+0.05IAA44.2
实验结果说明,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乙烯和IAA对幼苗根伸长区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该实验结果不能(“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乙烯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乙烯的含量和生长素的含量呈正(“正”或“负”)相关.
③综合上述各实验结果可推测,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同一视野中,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数量比高倍镜的多
C.光学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D.光学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某家族单基因遗传病系谱,用A、a表示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
(2)Ⅰ1和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100%).
(3)Ⅲ9的基因型是AA或Aa,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frac{2}{3}$.
(4)若Ⅲ8和Ⅲ9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12}$.
(5)上述遗传病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是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是(  )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B.F1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F2的各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D.F1产生教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研究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应该先铲去表层3~8cm的土壤,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C.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人刚果红
D.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则说明分离得到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