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选修1:生物实践技术】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试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而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
【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 耐药性 (4)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方法。
【解题思路】微生物的纯化的方法主要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对其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然后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然后再适宜条件下培养;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可以抑制生长、繁殖或杀死细菌等致病菌的一类物质,含A的滤纸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有抗生素A的地方该致病菌受到抑制;B的周围没有透明圈说明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通过C的透明圈要比A的透明圈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D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D敏感,但是在透明圈上出现一个菌落,又排除杂菌污染,判断此菌落的微生物对抗生素D产生了耐药性。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抗菌的目的,最好选择抗生素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09银川一中一模) (15分)【选修1 - 生物技术实践】
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以及酶的应用等问题,请分析回答。
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下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 成分,并加入 物质,以补充
源。若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加入 物质,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 染料,将呈 反应。
(3)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5分)【选修1 - 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 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 。
(2)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3)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 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 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请说明下列各项需要消毒,还是需要灭菌。 ① 培养基, ② 培养皿, ③ 接种环, ④ 花蕾, ⑤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⑥ 三角锥形瓶。 (填编号)需要灭菌, (填编号)需要消毒。
(5)试管苗移栽到土壤前,通常要进行壮苗处理,应如何壮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4.【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8分)
某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醉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___保存。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作的果酒酒味醇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请分析出现酸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