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
B.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
C.通过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明亮程度
D.移动装片时,可确定是否在装片标本上

分析 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整个视野雪白明亮为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到一定高度,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2-3毫米→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解答 解:A、显微镜使用时,应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
B、使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B错误;
C、通过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明亮程度,C正确;
D、移动装片时,可确定是否在装片标本上,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学显微镜使用的一般过程,高倍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确定污物位置的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都江堰市高三首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 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

C.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B.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C.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罗兰大多为单瓣花,偶见更美丽的重瓣花.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研究.
(1)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2)取上面试验中F1的单瓣紫罗兰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或显性)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或隐性)基因的话粉可育.
(3)继续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综合上述实验推断:基因B所在染色体缺失的雄(填“雌”或“雄”)配子不育.
(4)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b-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的单瓣紫罗兰基因型是B-b,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是B-:b=1:1,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是只有b一种配子.
(5)现有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b-等5种紫罗兰,欲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中的推断,需选择基因型为Bb×B-b的亲本组合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又进行了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2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D.假设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某同学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
②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
③过滤泵的作用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
④该实验不需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溶酶体的发生及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图中所示结构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可形成运输小泡的③的主要功能是为了①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水解酶
C.图中吞噬损伤细胞的结构与①是同种细胞器
D.该图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图中包含了该细胞的所有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
(2)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和蛋白质.
(3)图Ⅰ的a~e的五个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4)能代表氧气运输方式的过程是图Ⅰ中的编号b;代表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Ⅰ中的编号a;代表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Ⅰ中的编号d.
(5)红细胞膜内K+的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的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K+、Na+分布不均是由膜上的载体所控制的,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即选择透过性.
(6)图Ⅱ所示的方式可表示图Ⅰ中的a.
(7)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具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