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图中为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A为毛细血管,B为毛细淋巴管,C为组织细胞,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血浆.
2、人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解答 解:(1)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血浆,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外是组织液,内部为淋巴,所以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2)人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3)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a吸收O2产生CO2后,所以a处 O2浓度最低,而CO2浓度最高,而d为血浆,此处氧气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红细胞中所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先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经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
故答案为:
(1)bcd bc
(2)
(3)d 6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再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给出的相关资料进行推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许多小动物活动能力强,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 |
B. |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
C. | 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辨的小动物可忽略不计 | |
D. | 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 B. | 淀粉、半乳糖、糖原 | ||
C. | 氨基酸、核苷酸、麦芽糖 | D. | 性激素、脱氧核糖、胰岛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60% | B. | 40% | C. | 30% | D.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共同进化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 |
B. | 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
C. |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 |
D. | 某种群的数量即使长期维持稳定,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仍会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3)(5) | B. | (1)(3)(6) | C. | (2)(3)(5) | D. | (2)(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调查发现某种蜣螂不仅吃粪便,还捕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蜣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蜣螂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这种蜣螂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唐山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特定的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同时也测量了它们的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调查结果判定,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
B.如果遭遇火山,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一定属于初生演替
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多,土壤湿度大
D.依据数据判定地点C的动物分布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