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下,二倍体多数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直接得到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C.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D.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个体可能是单倍体或二倍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回答:
(1)该动物组织为_______________,图②所示细胞为____________细胞。
(2)细胞①分裂过程中,A、a和B、b之间是否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3)细胞③分裂结束后能否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细胞?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基因型为Aa的的玉米自交所得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让其自由传粉,第二组让其自交。则一、二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3/8、1/9 B.1/9、1/6
D.1/6、5/12 D.1/6、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
D.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和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C.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的突变是定向的
D.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往往对个体的生存是不利的,但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义马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原则。
(5)丙图中,由①到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____;如在体外复制(PCR扩增)此段DNA序列,需加入引物、(耐高温)TaqDNA聚合酶、原料等,DNA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6)若②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相应的①分子片断中胞嘧啶占________。
(7)若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①_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义马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