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三种物质组成 | |
B. | 酶的合成最初都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 |
C. |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 |
D. |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酸 |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 解:A、ADP为ATP脱去一分子磷酸后形成的,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三种物质组成,A正确;
B、酶本质为蛋白质和RNA,只有蛋白质类酶的合成最初都在核糖体上完成的,B错误;
C、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C错误;
D、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ATP等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皖江域示范高中高三模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组织细胞有特异性受体与激素分子相结合,这样的细胞称为该激素分子的______________,激素能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激素又称为____________。
(2)若乙是胰岛B细胞,则激素①对糖代谢的调节情况是:除了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外,特别是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乙是胰岛A细胞,则激素①的调节结果是______________。
(3)激素②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的活动以及g、h的形成,即影响_______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a、b过程表示激素②分泌的____________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②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_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月份 | 幼年组 | 成年组 | 老年组 | |||
数量 | 性比率(♀:♂) | 数量 | 性比率(♀:♂) | 数量 | 性比率(♀:♂) | |
4 | 0 | - | 15 | 0.36 | 2 | 1.00 |
5 | 0 | - | 24 | 0.71 | 4 | - |
6 | 12 | 0.60 | 23 | 0.53 | 7 | 0.17 |
7 | 40 | 0.69 | 15 | 0.50 | 2 | 1.00 |
8 | 26 | 1.14 | 18 | 0.50 | 3 | 0.50 |
9 | 34 | 1.13 | 17 | 0.55 | 5 | 0.25 |
10 | 25 | 0.43 | 12 | 1.00 | 1 | - |
11 | 19 | 1.25 | 4 | 1.00 | 0 | - |
平均 | 0.87 | 0.64 | 0.58 |
A. | 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种群动态变化的数据 | |
B. | 该种群5月份仔鼠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 |
C. | 从7-9月数据分析,该种群此时为增长型 | |
D. | 越冬前该种群数量下降较快的调节因素可能是气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皖江域示范高中高三模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休克后使用时间 (min) | 总例数 | 抢救结果 | |
痊愈 | 死亡 | ||
0-5 | 69 | 69 | 0 |
6-10 | 5 | 5 | 0 |
11-15 | 1 | 0 | 1 |
16-30 | 1 | 0 | 1 |
A. | 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过强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 | |
B. | 肾上腺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体内有多种细胞含有其受体 | |
C. | 肾上腺素能够引起人体内部分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 |
D. | 及时使用肾上腺素能提高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树皮 | 树叶 | 枝条 | 种子 | |
野生植株 | 0.01777 | 0.00946 | 0.01280 | 0.01406 |
人工栽培植株 | 0.01483 | 0.00102 | 0.00193 | 0.01256 |
编号 | 培养基配方 |
1 | MS+6-BA(10-8mol/L)+NAA(10-9mol/L) |
2 | MS+6-BA(10-10mol/L)+NAA(10-9mol/L) |
3 | MS+6-BA(10-9mol/L)+NAA(10-10mol/L) |
4 | MS+6-BA(10-9mol/L)+NAA(10-8mol/L) |
5 | MS+6-BA(10-8mol/L)+IAA(10-9mol/L) |
6 | MS+6-BA(10-10mol/L)+NAA(10-10mol/L) |
7 | MS+6-BA(10-10mol/L)+IAA(10-9mol/L) |
8 | MS+6-BA(10-10mol/L)+IAA(10-11mol/L) |
9 | MS+6-BA(10-9mol/L)+IAA(10-10mol/L) |
10 | MS+6-BA(10-11mol/L)+IAA(10-10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改变 | |
B. | 对所有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一定不是同步的 | |
C. |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 |
D. | 衰老细胞酶活性和代谢均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突变体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叶色正常型 | |
B. | 若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叶色正常型 | |
C. | 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为隐性基因 | |
D. | 若黄化基因为叶色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不能编码肽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